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军事历史> 文章内容

战史秘闻:竟多次对中国进行军事援助

※发布时间:2017-6-24 0:02:02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固然与顾问李德的错误指挥直接相关,但与蒋介石改变了以往的军事策略也有着密切联系。无独有偶,蒋介石这个策略的制定与出台,恰好也与人有关,因为蒋在20世纪30年代也聘请了大批顾问为他服务。为什么这些人此时来到中国?这就要从20世纪30年代的中德关系说起。

  对于不熟悉国民外交史的人来说,在1930年代,与南京国民居然建立起了密切的联系常令人诧异的。但事实上的确如此,按照美国着名学者柯伟林的说法就是:“从1928年到1938年,蒋介石与关系的密切程度超过了列强的任何一个。”至于为何德在亚洲选择了中国,中国最终选择了,这个原因很多。一个可能是同病相怜,因为一战后的作为战败国遭到严厉惩罚,割地赔款,这对好面子的日耳曼民族来说是无法的。而中国自近代以来就遭受列强入侵,而且此时的日本已经在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将东北全境占领,并窥视关内,中日大战迫在眉睫。这样,双方拥有了相似的民族情感经历。

  在20世纪30年代初,曾打算开辟一条从到南京的直达航线,但在首次试航时就遭到苏联的阻拦,苏联战斗机将其在蒙古上空迫降,“飞行员和机械师都摔断了骨头,并在一座蒙古中被五年”,后中、德方面经过多方努力,他们才被。这个变故使得开通该条航线的计划中途流产。尽管如此,却给中国提供了大批贷款,而中国也以原料换取的军事装备、铁器材和整座工厂等,正是这些工厂,后来奠定了中国国有工业的基础。

  但要说双方完全因为民族感情才交往频繁,是不恰当的。毕竟国家之间,利益是最主要的关注点。此时的急于摆脱凡尔赛体系对它的,希望大力发展军备。但是领土面积较小,国内资源有限,特别是紧缺一种制造军火最重要的战略物资钨矿。因为在钢铁中加入一定的钨,能大大提高枪炮管的熔点,不会出现因持续射击造成枪炮管高温软化变形的情况。可见,钨矿对于发展军事力量来说至关重要。但问题是,欧洲英、法等战胜国始终对存有戒心,严格控制钨矿等战略物资的出口,使十分恼火。无奈之下,只得将目光转向中国。早在1929年,工业界就通过民间贸易从中国获得了其所需的88%的锑和53%的钨。1915年至1937年,中国钨矿的平均产量就占世界总产量的38%。锑的重要用途在于制造印刷合金(铅字)及轴承合金等。1934年,中国也成为进口锑的主要来源。

  为了东山再起,不断向外派遣军事顾问,一是为了退役军官的素质,二是为给的工业和军用品寻找市场与战略物资。由于被强制裁军,使得大批具有军事技术技能的军官们无事可做。根据《凡尔赛条约》,战略物资的出口,同时也以军事资格受聘于外国,所以德官们通常是以“平民”身份受聘,而则他们。这样,1928年11月,经过中、德两国反复磋商,由名将鲍尔率领下的首批顾问团来华,主要是为的军事装备开拓中国市场和帮助蒋介石训练军队。

  早在1930年的中原大战中,蒋介石就使用了由人训练的军队,最后在张学良的帮助下,最终打败了反对者,蒋介石也渡过了他一生中最严重的危机。这些德式训练的军队,同时也被用于“剿共”军事。由于蒋介石利用德事顾问来训练军队,红军就要被他们俘虏的军官来给红军战士讲授德式战术课,例如《多种武器的使用与作战》等。这大概有点冷幽默的味道,德事顾问的训练方式,居然在国、共两党的军队中被同时使用。

  在顾问的下,在第五次“围剿”中,蒋介石改变之前派兵“分,长驱直入”的战术,实行“碉堡政策”。所谓“碉堡政策”,简单地说,就是在根据地周围连绵建筑一道道线,在步枪火力能够交叉的地方修筑两个碉堡,每五个碉堡之间建筑一个大碉堡,并用公连接起来,形成碉堡公网,然后修建储藏弹药和给养的仓库;接着在若干距离处又修筑第二道碉堡线,建筑的方法与第一道相同,待第二道完成后,再把第一道拆除,将砖石材料移建第三道碉堡。这样,逐次推进,在飞机和大炮的配合下,向根据地匍匐蚕食。这无疑增加了苏区的困难,使其与的联系完全被断绝,一时之间,苏区的物资变得异常匮乏,就连生活必需品食盐都难以供应。

  实践证明,这种办法确实在第五次“围剿”中起到了预期的效果。蒋介石命令部队每天只向前推进固定的距离,然后就开始修筑碉堡。无论红军如何“示弱”,军队皆不予理会,这让红军“诱敌深入,集中优势兵力歼灭敌人一部”的战术基本失去了效用。而且蒋也仿照,对现役军官进行轮训。据当时在军第十八军任连长的杨伯涛回忆,自从1933年蒋介石开办庐山军官训练团后,该军上至军长、下至排长均分批前往受训。经过此次集训,该军的作风有了很大的改变,军官无论职位大小,一律不佩武装带,身着布制军衣,脚穿草鞋或胶鞋,和士兵一起吃大锅饭。这种办法使红军的狙击手无法确定狙击目标,同时也使军士兵的战斗力大大提高。除此之外,各师、团部均设置武装队,专门负责侦查。这样,加之方面的顾问指挥失误,红军损失惨重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在所有的顾问中,最着名的是有“国防军之父”之称的塞克特将军了。塞克特曾在蒋介石的盛邀下两次来华,他1934年4月第二次来华担任总顾问之职时已是67岁高龄。蒋介石对他十分,使他在给家人的信中自夸为“军事上的孔夫子”。南京给他每月2000美元工资,是前任顾问魏采尔的3倍,据说这是“南京付给一位外国顾问的前所未有的高薪”。他的门口还有礼仪士兵站岗,平时有4位保安跟随,旅行时乘坐特供的车厢。蒋介石不在时,他还可坐在蒋介石的办公室召见中官。1936年12月27日,塞克特因心脏病逝世后,南京国民还特别为他举行了大会,蒋介石因“西安事变”后回溪口休养,由何应钦代他致悼词,给予塞克特高度评价。

  在国、共两党的历史上,顾问都是值得书写的重要内容,因为他们对中国政局、军事力量的变革都发挥了举足轻重的影响。但随着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蔓延,这些顾问们都先后结束了自己在华的。

  先说李德。在他的错误指挥下,中央红军反“围剿”频频失利,最后放弃中央苏区进行战略转移。在遵义会议上,李德因在军事指挥方面的错误被,接着被取消了军事顾问的名义。失去了顾问职位的李德跟随红军走完了长征的全部程,最后到达陕北。由此,他成为唯一一个经历过长征的外国人。

  李德在长征途中也经历了每个普通红军所遇到的困难。他后来在回忆录中对长征中过草地时的艰苦程度进行了这样的描述:“灰色的云层挂在天际,几乎一直贴到地面,往往白天冷雨淅沥,夜间雨雪交加。四处没有房屋,没有树,几乎连一丛灌木也没有。我们蜷缩着坐在高出沼泽的小丘上睡觉,只用薄毯子和大草帽这些军队发的装备,或者用油纸伞以及在极少的情况下用缴获的无袖雨衣来遮盖自己的身子。有的人早上就再也起不来了,他们在寒冷和疲惫中了。”

  在红一、四方面军会师后,李德也对张国焘红军的行为进行了抵制,并在组建的红军大学从事军事教育工作。尽管他实际指挥作战水平不高,但毕竟是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他在军事理论、图上作业等方面还是有一套的。有时候,军事上已经靠边站的他,也会被邀请列席中局的会议。

  抗战爆发后,他还担任过中央军事研究委员会编委会的主任,后去抗日军政大学讲授过一些战术课。1939年,李德返回苏联,所幸的是此时大清洗已经过去,斯大林并没有为难他,在李德为自己在中国的失误做出检讨并对中国的事情守口如瓶后,将他调出国际,到苏联的外文出版社编译马列着作。二战后,李德返回东德,后为协助苏联写了一些文章,,并对中国史进行了性的报道。1974年8月15日,李德因病去世。

  作为李德的、在南京的德事顾问,除为“剿共”出谋划策外,还对南京的军事起到了重要作用,这为后来中国的抗战奠定了重要基础。例如塞克特在考察了南京的军队后,他给蒋介石呈递《陆军书》,加大对军官的培养与精锐部队的训练。在顾问的协助下,南京先后建设了一大批专门军事院校,比如步兵、骑兵、炮兵、工兵等学校。特别是加强了军队的炮兵、装甲兵等。可以说,在1928年至1937年间,南京从武器装备到军事思想,几乎全部仰仗于。

  塞克特返国后,由法肯豪森将军继任总顾问之职。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中日战争,法肯豪森设计了从上海到南京间的江南国防工事图,这条被称为“中国的兴登堡防线”后来成为中国抗日国防的重要工程之一。在1937年淞沪会战中,蒋介石将德式装备的主力第八十七、第八十六、第三十三师全部投入作战,“打给外国人看”。在这些德式训练军队的顽强作战下,中队抵抗日军居然达三月之久,这对于坚定国际上对中国抗战的信心具有积极意义。在此次战役中,顾问团在法肯豪森将军的率领下,亲赴前线协助作战,一些顾问甚至下派到师、团一级。

  但是,好景不长,中德关系很快就随着二战的爆发而趋于冷淡。在华军事顾问也很快被终止了在华的。二战中为了获取日本的支持,将所有在华的顾问全部撤回国内,中、德关系就此低谷。1941年7月1日,在承认了汪精卫后,重庆国民迅速作出反应,第二天就宣布与断绝外交关系。珍珠港事件后,重庆正式向德、意、日三国宣战,双方关系彻底破裂。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