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缘缘堂主人的意趣人生文\海南日报记者 傅人意 似乎我们许多人印象中都有一个熟悉的“丰
似乎我们许多人印象中都有一个熟悉的“丰先生”,“阿宝”“瞻瞻”“阿咪”这些丰子恺画作里的小模特,像是我们身边的顽皮孩童和自家阳台上懒懒地晒着太阳的猫。
丰子恺将儿童与星辰、艺术置于同等地位,其文字与画作的灵幻与魔力,如朱自清所说,将“诗的世界东一鳞西一爪地揭露出来,我们这就像吃橄榄似的,老觉着那味儿。”
近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丰子恺的故事》,被丰子恺之女丰一吟称为“这是我们家真实的故事,也是一个时代线日,该书作者吴接受海南日报记者专访,与读者分享其对丰子恺先生长达十余年的研究,为我们讲述丰子恺无宠不惊的意趣人生。
吴:自2005年和丰一吟老师开始熟识后,每次见面她都会讲一些她父亲的艺术甚至琐事,一开始她让我用笔记下来,并嘱咐我说:“人年纪越大,记忆也就衰减得厉害。给你讲了还能保存一些。”后来我逐渐养成了习惯,她讲我就在一旁做笔记或录音,就这样断断续续整理出来不少文章。
《丰子恺的故事》其实是我十余年来对丰子恺生平和艺术的一次简要的汇总。也可以这么说,这本书并非是出版社约稿后才开始动笔,而是一直在写,直到现在。
吴:这本小书里有不少故事是丰一吟老师亲口讲给我听的。譬如《红了樱桃》一文讲述丰子恺对缘缘堂的周密布置,堂前种了樱桃、蔷薇,门外种着桃花。有一天,我和丰一吟老师在她的寓所翻看旧相册,她便指着照片给我讲述拍摄此照片时的情形,甚至还模仿起她父亲当时讲话的姿态。《对面不相识》一文则源自一封书信:安徽的书友给她寄来了一盒茶叶,信中提到了画家程啸天,当时我正巧在上海,于是一吟老师便给我讲起了她们去黄山,怎么和程啸天会面,谁知程啸天竟然不认识丰子恺。
丰一吟老师追忆往事,有时会微微一笑,有时也泪眼模糊,甚至哽咽。我常常把这些故事写成文章后呈她把关,她会很认真地用铅笔或红笔在文中指出,有时连标点符号也一起帮我改正。
海南周刊:丰子恺先生的漫画风格早年受到日本画家竹久梦二的影响,他认为竹久梦二的画是“无声之诗”。您如何评价丰子恺先生的漫画?是什么造就其独特的漫画风格。
吴:竹久梦二在日本是一位美人画家和装帧艺术家及诗人,画过不少美人图,真正描写社会生活和人生百态的作品并不多,以《春》《夏》《秋》《冬》四卷为代表。丰子恺在日本游学时对《春之卷》异常倾心,尤其钟爱此类题材和画风。回国后曾效仿其笔法和构图形式创作了部分作品。丰子恺称梦二的画为“无声之诗”,源于他的画有诗词的意境和趣味。丰子恺漫画也是这一风格的延续,不过后来由于题材的拓宽,逐渐和梦二的画风若即若离了。丰子恺漫画是画家艺术的综合体现,在画风上,他借鉴了梦二和中国文人画早期代表人物陈师曾的简笔画;在创作上,他把中国诗词的古典魅力以画的形式呈现,在当时的中国画坛另辟蹊径,开一代新风。
吴:丰先生是一位大爱之人,平日里关注困难群体的生活,抗战时期以笔代枪,日寇。建国后同样以漫画和翻译等服务于人民。不仅其艺术造诣深厚,其人格同样值得我们学习。我最喜欢的,是他不管在任何时期都不追逐名利、崇尚。他把所有的教职辞掉,在自己的桃花源著述绘画,享尽天伦。我想他的作品之所以能打动,和他的个人秉性和生活特点有很大关系。
海南周刊:在一个作家的深处,将儿童与星辰、艺术置于同等地位,这在整个现代文学史上是不多见的。您如何评价丰子恺在文学作品、漫画作品中的“童心”?
吴:众所周知,丰先生喜欢孩子,也善于挖掘童心,由此创作了大量的儿童漫画和文学作品。他之所以把这份童心植入到艺术作品中,源于他的家庭生活和所处的时代。
他的孩子众多,通过和孩子们的交往,逐渐儿童的“真”,以此的真善美和抒发人生的况味,儿童也就理所当然成了他描绘的主要对象。
譬如他写小瞻瞻去车站,在大人眼里,车站里人声吵杂混乱不堪,而小瞻瞻却看得新鲜热闹,此举令丰先生感觉异常疑惑,也反映了儿童和两个世界的不同。不过有时他也借助儿童漫画讥讽整个社会的弊端。有一幅漫画描写两个小孩抢饼干,他取名“战争的起源”,就是告诉人们:大人之间发生矛盾或国与国之间发生战争,其根源和儿戏类似,都是利益之争。这也正是子恺漫画的主要特点:以小见大,弦外有音。
海南周刊:从您的书中可以看到,丰子恺的几个孩子后来都在各自的领域各有成就。您认为,丰子恺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成长起到了什么影响和帮助?
吴:我个人以为,父亲是一个家庭的榜样。丰先生对子女们没任何严格的或者刻意的教育,但在抗战时期不同。因逃难在外,子女们无法正常上学,在疲于奔命的情况下他仍能给他们补课,想尽法子传授古典文学知识,这一点难能可贵。平时他对于儿女的事情只关心,但不干预。丰先生的子女之所以都能取得不错的成就,家庭影响尤为重要,那就是榜样的力量。也正是验证了那句话“身教胜于言教”。
海南周刊:细看《丰子恺的故事》这本书的封面,发现其目标读者是8岁-14岁。您认为阅读完这本书会给孩子们带来什么样的力量与收获?是否适合“大书迷”阅读?
吴:当出版社告知此书所面对的读者是小学生或初中生,让我不知所措。我不是专业的写手,平常写文章相对比较随意,以史料钩沉为主,从未考虑过阅读对象。梦见偷东西被发现关于这个问题,我和编辑探讨了很久,文章也反复推敲过,其用词及行文尽量适合学生的阅读特点。
虽然这本书是应约为青少年而作,其内容完全适合任何年龄段的人翻阅。大朋友和一些师友,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文人的命运,当然更多的是知晓丰子恺的为人处世之风和作品背后的故事。
丰子恺之所以多才多艺,在诸多领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根源是他的勤奋好学,触类旁通。丰子恺的故事告诉小朋友,梅花香自苦寒来,做任何事、学任何才艺都需要下一番苦功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