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的怪事2015年12月12日,对气候变化具有深远意义的《巴黎协定》通过。195个国家一致接受用《巴黎协定》来指导其未来40年的经济发展。自此之后,2030、2050、2060成为被广为的时间节点。
克里斯蒂安娜·菲格雷斯曾经是《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秘书处的执行秘书长。她在著作《我们选择的未来》中阐释了这些时间节点的意义由来。“相比工业之前,我们现在已经使地球的平均温度升高了0.9摄氏度。根据《巴黎协定》,所有国家承诺通过减排努力及每五年的加动将温度升高的程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理想情况下不超过1.5摄氏度。”她写道,“要想达到至少50%的成功率,我们就必须在2030年前把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现在水平的一半……最迟到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如果目标失败,人类很快就将开始面对极端天气、生物多样性等。
碳中和目标的实现,以及它所带来的巨大转变,已经开始带来全球范围的协作与竞争。发达国家需要力争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发展中国家的时间点是2060年,低收入国家实现碳中和的时间是2075年。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欧美从碳达峰到碳中和一般需要40—50年,而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30年。马寅初经济学院创院院长张中祥说,达峰后中国年减排率将远超发达国家减排的速度和力度。
这些场景未知的时间节点,对来说是充满想象的。现在的行动即是对未来的投资。首要任务是摆脱人类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源。因此,电力行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成为被重点关注的行业。而交通运输业,因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地位、涉及产业链之长、技术集中度之高而深具话题性。
根据对碳中和目标的承诺,全球主要市场都相继出台主要行业的碳减排时间表。而汽车行业的时间表包含多种概念和内容,主要涉及生产制造过程的碳减排和消费端的碳减排。而汽车产业向电气化、智能化、自动化和共享化的转型也蕴含着对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意义。比如,电气化可以减少日常出行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智能化可以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时关闭那些不在使用中的设备;自动化可以为共享化提供支持,提供公共交通的便利性,减少私家车使用等等。
对汽车行业来说,碳中和的实现过程也促进着技术的变革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如果成功,则将出现与人友好的交通产品和出行。埃信华迈(IHS Markit)全球交通和移动出行事务负责人维利斯·乔威尔表示,汽车制造商将能够设计出更具创意的车辆,电动化可以节省发动机、变速箱以及排气部件的封装空间,大幅提高车辆设计的度,“估计到2030年代中期后,相关研发会大量落地”。
正如埃信华迈汽车部门负责全球二氧化碳排放合规性分析的总监维杰·萨伯拉曼尼亚所说,现在,交通部门已经意识到电动化是迈向去碳化最有前景的手段。
因此,当我们看汽车企业的碳中和目标时,电动化产品时间表是核心内容之一,它连接着生产与消费。随着电动化产品的发展,我们也正在发现汽车制造商更为深刻的变革,这其中包括生产方式、盈利模式、组织管理模式、企业文化等等。碳中和目标不单是指标,更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价值取向。未来,、社会不友好的企业将很难再制造出具有吸引力的产品,吸引年轻的尖端人才。
“界上大多数地方,即使在城市里,空气都会比工业以前更清洁。”菲格雷斯写道。虽然在迈向这样世界的道上充满挑战,但是我们却也不能低估正在进行的技术革新和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未来的也许并不那么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