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3月1日,电视屏幕上跳出个“气象先生”宋英杰。
80年代初,罗京早期曾播报过《天气预报》节目。
《天气预报》每天时间只有5分钟,却稳居收视率的前几位,即使现在人们有那么多渠道了解天气信息,即使大家说得最多的是“天气预报越来越不准”,但每晚7点半之后的这5分钟,还是有无数人守候在电视机前。
30多年前,《天气预报》正式创办。这一收视率极高的栏目是怎么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多元的?
明天的天气是个秘密
60多年前,明天是啥天气这件事,在普通老百姓看来还是个被严格管制的军事秘密。1949年12月,新中国第一个国家气象机构成立,那时候它的名字是中央人民军事委员会气象局,直接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领导,职能是为国防服务。老百姓如果想知道明天的天气,只能从前一天傍晚的晚霞里猜测一二。
1953年7月,朝鲜战争结束,出于经济建设和防范灾害天气的需要,天气信息开始解密。8月1日,、签署命令将各级气象组织从军事等级转到等级,气象信息开始为经济建设服务。1956年开始,中国的老百姓可以从里听到天气预报了,《》《日报》《工人日报》等也会刊登第二天的天气情况。
1979年,中央气象台副台长王世平随团到日本访问。日本当地一家气象台热情招待,晚餐被安排在一家极富特色的居酒屋,通往后厨的过道上,放了一台电视机,屏幕里正在播日语新闻。
突然,屏幕上走出个小伙子,指着背后的一幅日本地图认真,屋里的日本人一下全不说话了,眼睛齐刷刷地盯着屏幕,几分钟后结束,大家才继续喝酒聊天。这景象让王世平吃惊不已,日方代表说,这就是日本的电视天气预报,这些气象信息由国家提供,由公司加工制作成电视节目,再通过电视向发布。
这让中国气象人第一次见识到以电视气象信息的巨大效应。在回国的上,代表团就开始讨论,中国的天气预报也应该有电视版。
拿着墨水未干的稿子出发
1979年开始,中央气象台和开始协商合办天气预报电视栏目,前后长达一年半的时间。既要通俗易懂,又要形式不沉闷,这一全新的节目形式,双方都没有经验,最后大家决定,先效仿国外。
当时,的气象节目大部分由气象专家来主持。央视本身主持人不多,对气象知识也不了解,就决定由气象台派人担任主持。很快,中央气象台内部开始“海选”主持人,最后筛出一男一女两个人选。34岁的韩建钢当时已经是气象台的预报员,专业知识扎实,人长得,虽然说话带点乡音,但很清楚,不妨碍观众理解,他成为最后选定的男主持人,女主持人则定为气象台职工李援。
1980年7月7日,《天气预报》节目在央视一套亮相,“跟新闻一样是直播,在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之间,时间也只有两分钟。”最初的一个半月,每天下午5点中央气象台数据一出来,韩建钢和李援就把专业术语改为通俗易懂的电视语言,半个小时后拿着墨水还没干的稿子,出发去播音。韩建钢说,那时“直播室里没有现在的冷光灯,几盏大灯一开,足有40多度,但是为了直播录音,不能开电扇,常常是汗流浃背。”因为技术水平落后,初期的节目影像甚至没有留存档案。
当时的天气预报主持人,就是单纯念稿子。一个多月后,节目就改由主持人播报了,大家熟悉的《》主持人邢质斌和罗京都曾经播报过。当时中央气象台通过专用电话把稿子传给,再把制作好的天气形势图由专人送过去,那时候没有光缆,也没有专车,气象台的曲声浦每天下午骑个自行车到送带子,风雨无阻。
最初,气象主持人背后是事先印好的中国地图,的图标都是手绘上去的。1983年3月,曲声浦制作的城市灯光显示图板,被安装在演播室,主持人念到哪个城市,哪个城市就会亮起灯,由工作人员在幕后操作。这样观众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找到正在播报的城市。
《天气预报》初期,也有观众写信说,本来半小时的新闻时间已经很紧张,再插上一条天气信息,新闻就播得更少了。为此,央视和国家气象局还联合搞了一个为期两个月的调查,最后《天气预报》以80%的支持率得以幸存。
背景音乐用了30年
1984年,《天气预报》栏目开始由气象部门制作。1975年被分配到中央气象局的计算机工程师叶阿庆,是栏目组最初的技术制作人员。
国家气象中心在办公大楼5层靠洗手间的地方挤出一间办公室,打报告给支持了一台电视机。这间40平方米的办公室是栏目组最初的机房。他们从建材市场买来石棉瓦,在房间角落搭建了一个一平方米的播音间。播音间内壁贴上隔音材料,里面放上桌子、台灯和话筒,简易的隔音间,现在看起来多少有点山寨。每次节目,外面的人会自觉保持安静。一次有人不小心打了个喷嚏,大家都担心这遍白录了,可听的时候竟发现一点杂音都没有,播音间隔音效果竟出奇的好。
叶阿庆等人从中央气象台借来购自日本的小1/2摄像机,拍摄黑白云图,再用家用机编辑成动画,示意云图,这在当时的国内十分新鲜。1986年7月超强台风登陆广东,动画卫星云图突然出现在电视上,生动预报了灾害天气。
一切就绪后,一个难题出现了。栏目背景音乐迟迟选不出来,工作人员里没有音乐爱好者,收音机里流行的也都是些红色歌曲,完全不合适。不久,曲声浦拿出了一首电子琴版的《渔舟唱晚》,这首出自王勃《滕王阁序》,表现江南傍晚渔家晚归的乐曲,最后被一致通过。谁也没想到,《渔舟唱晚》一唱就是30年,成了《天气预报》的标志,曲声浦后来说,当初选它只是觉得这首曲子“欢快而不闹腾”。
1986年10月1日,新版《天气预报》登场,动态卫星云图披上了颜色,还多了太阳公公、云彩和雨点这些让普通观众一目了然的符号。一位85岁的老婆婆写信来说:“过去,电视上的天气预报全凭听,可我耳朵聋听不清,这下可好了,一看电视上的太阳、云彩就知道是啥天气了。”
史上的第一次道歉
1989年《天气预报》从里抽离出来,每晚19:30在结束后。1993年,节目经历了一次重大改版。3月1日19:30,《渔舟唱晚》的旋律响罢,屏幕上突然出现一个西装革履的小伙子,手拿一根指挥棒,边指边讲,绘声绘色。这一变化迅速成为重大新闻。第二天《中国青年报》头版就出现一幅《天气预报》节目的截图照片,配以长文,标题是“屏幕上跳出个气象先生。”这位凭空“跳”出来的气象先生,就是宋英杰。
当时,解说员背后并没有我们在电视机上看到的中国地图,而是一块蓝布,宋英杰就站在这块蓝布前想象着万里国土,指点江山。节目录完,再用抠像技术处理成我们看到的画面。“演播室地上画了一对脚印,播报员站在那不能动,离开那个地方就指不准了。”韩建钢当时担任栏目编导,也是这次节目飞跃性改版的幕后策划,“其实屏幕前出解说员不算新鲜,国外早就这么做了,我们也想出人,但以前的技术水平达不到。”
天气预报不准,可能是现在人们提到天气时说得最多的一句话。“现在人们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对气象信息的要求也更具体,人们想要了解一场雨在哪下,几点下,下多大,对技术手段的要求更高。”韩建钢说,这也许是老百姓总说天气预报不准的原因。1999年12月13日,宋英杰在当天的《天气预报》里,为昨天所作的失误结论道歉。前一天的结论是:“水汽很难形成,降雪很难出现”,但是这天一大早,宋英杰拉开窗帘,外面银装素裹。这是栏目史上的第一次道歉。
今天,作为栏目里的资深老人,宋英杰记忆犹新的是,以前如果节目中要作48小时以外的天气预报要层层审批,是件大事。而现在的天气预报水平可以做3小时以内,或是10天的天气预测,这是预报水平提升的一种表现。“以前《天气预报》节目的信息源比较单一,每天中央气象台把数据拿来分析,就可以用了。但是现在不同,有中央一级的信息,地方气象台的,还包括林业、海洋的信息等,这些海量信息需要汇总,然后分析。”宋英杰说,他曾在节目前拿到一份长达16页的结论,这些信息需要他在5分钟的节目中大意完整而有重点地表述出来,“那时候能做的就是迅速合并同类项,安排播报的先后顺序。”
按照栏目组的,每天下午3:40气象专家开始就一些数据讨论天气作出结论,5:50开始录节目,但遇到灾害性天气,天气结论就会推迟。“有一次已经6:18,我最后一次看表的时候,稿子还没出来,但是按照,6:30节目就要传过去了。”从拿到稿子到开始,留给主持人的时间少得可怜。宋英杰说,现在经过多年的历练,丰富的气象知识和经验告诉他,哪些是观众最需要的气象信息。(据《文史参考》)
作者:据《文史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