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菜上门、卡口值守、抗疫宣传近几个月,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虎丘街道观景社区内,活跃着一群特殊的“大白”“小蓝”。她们是观景社区“红豆侨屋”志愿服务队队员,主要由退休侨眷组成,被当地居民亲切地称为“侨大姐”。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助力社区防疫,服务好居民,侨大姐们决不含糊。”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72岁的“红豆侨屋”志愿服务队队长、侨眷潘晓明坚定地说。
5月11日下午,潘晓明在社区网格员微信群发出第二天的值班安排。看到大家迅速回复的一条条“收到”,她心里既踏实又温暖。
“今年元宵节过后,我们就参与到了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最近几个月,大家都是早出晚归,忙碌又充实。”潘晓明说,“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工作者、、青年志愿者们奔波在抗疫一线,都顾不上休息。我们能帮一点是一点。”
根据年龄、身体状况及居住地,“侨大姐”们分成了4个小组经常参与网格巡查、熟悉街坊四邻的组成“口罩巡查队”,主要播发核酸检测通知,督促居民遵守疫情防控要求;腿脚灵便、熟悉周边采购市场的组成“菜篮子队”,负责为居家隔离居民配送生活物资;年纪比较轻、耳聪目明的组成“疫线突击队”,配合社区核酸检测、测温查码、信息录入等工作;善于与人沟通的组成“抗疫宣传队”,负责为居民答疑解惑,宣传防疫最新要求,关心子女在海外的空巢侨眷等。
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侨大姐”们风风火火忙了起来。作为社区退休主任,潘晓明深得居民信任。她主动揽下了防疫物资发放工作,每日对各项物资进行清点、分类存放,并在外箱上备注好名称和数量。
“菜篮子队精心挑选时令蔬菜送货上门,有时要爬六七层楼梯;疫线突击队经常身着防护服值守卡口,雨天一身水、晴天一身汗”潘晓明讲述着“侨大姐”们的抗疫故事,感慨道,“大家虽然年纪都不小了,但都有志愿者的精气神!”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侨屋”的名字,寄托着“侨大姐”们对海外亲人的思念之情。
“红豆侨屋”成立于2006年。“当时社区大约有十多户人家的孩子在国外留学,我们这些家长年龄相仿,就组织起来成立了留学生家属联谊活动小组,互相陪伴,分享信息。”潘晓明介绍,“随着孩子们在国外工作、定居,留学生家属逐渐成了侨眷。红豆侨屋的越来越多,大家的心也贴得更近了!”
为病中的空巢侨眷送上暖心照料,为身在海外的侨胞侨眷提供最新防控信息咨询,帮助高龄侨眷与海外亲人视频连线“红豆侨屋”的贴心服务,架起一座“连心桥”,温暖着社区的每一位侨胞侨眷。
“子女们在海外打拼,心里始终牵挂着家乡的父母。”潘晓明说,“红豆侨屋”定期开展“冬送暖夏送凉”活动,社区工作者和“侨大姐”们一起为侨眷送上小礼物,这个传统已经延续了多年。
为了丰富侨眷们的生活,“红豆侨屋”还创设“和侨大姐一起玩”的特色活动,设立书画、英语、摄影、编织、手机微信、手作等十余个班。侨眷们和社区居民欢聚在一起,学习新知识,结交新朋友,不但排解子女长期不在身边的孤单,而且加深了邻里情。
如今,“红豆侨屋”可谓人才济济。不少人成为社区巾帼龙灯队、晨、合唱队、文艺队、时装表演队的,活跃在社区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中。不久前,“侨大姐书友会”还入选2021年度苏州市优秀阅读推广组织名单。
恐怖分子处决美女
“用爱打开一扇门,用心点亮一盏灯,走过春秋冬夏,守望深情牵挂,关爱侨胞冷暖,传递邻里温馨”采访中,潘晓明特意提到这首名为《红豆侨屋我的家》的歌曲。它由苏州市侨联沈晋华作词,苏州侨界青年作曲家王振华作曲,唱出了“侨大姐”们的奉献与担当。
“红豆侨屋以女性侨眷为主,也有不少热心的男士参与进来。”潘晓明说,“侨大姐不单单是一群人,更代表着一种积极向上、热心助人的。这些年,退休侨眷们团结在红豆侨屋,既丰富了退休生活,又为社区发挥了余热。大家都越活越年轻了!”
十多年来,“红豆侨屋”先后获得全国侨务示范先进单位、省社区侨务工作示范单位、市侨办优秀华侨华人服务点等多项荣誉。现在,“红豆侨屋”在附近街道社区都小有名气。“不少其他社区的侨眷也加入了我们的大家庭!”潘晓明笑着说。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潘晓明说,“这些年,作为一名侨眷,我切身感受到各级侨联组织、街道社区的关怀和帮助,红豆侨屋也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成长起来。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为侨胞侨眷搭建暖心桥、桥、连心桥,守护好我们共同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