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军事新闻> 文章内容

借助网络提升军事新闻国际力

※发布时间:2019-3-11 23:32:59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开展对外新闻,不是我们关起门来说了算的。由于、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国内外话语体系存在一定差异,国内受众熟悉的话语并不一定适用于国外受众。如果总是满足于直接翻译、照搬照抄,没有进行因地制宜的创造性,就会陷入自说自话的困境。

  网络的新闻话语吸纳了传统新闻话语和网络语言之所长,发展出一种新的、极为丰富、动态发展的话语体系。这种话语体系正在向传统新闻话语渗透,促使、倒逼传统新闻话语的改进和创新。

  严肃、直截、简洁,是传统新闻话语的显著特征。即使有图片和音视频的配合,也仅仅为了锦上添花,让新闻更准确地传达要义。如“倒”结构和“5W”范式,是传统新闻写作遵循的典范。进入互联网时代后,这种新闻话语悄然发生变化。网络创造的虚拟世界,使不同国家、地区的人们互联互通,在话语上的相互影响也变得更加频繁和深刻。

  近年来,中国在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如网文《领导人是怎样的》,从文化上贴近背景,从语言上追求地道的国外本土表达,从内容上力求风趣幽默,通过讲故事的方法使国外受众容易接受和记忆。2016年很火的网上征兵宣传片《战斗宣言》,叶选廉 景甜则是用说唱的方法突出征兵主题。这条时长199秒的视频经由中网发布后,引来国内外、各大网站及微博微信平台的关注推广,就连惯于戴着有色眼镜和中队的也不淡定了。美国《军队时报》网站评论:“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布了面向年轻人的新的征兵视频,在各个方面都胜过美军。”值得注意的是,rap的说唱形式正是起源于美国,更贴近受众。

  在网络中,大众话语纳入新闻话语体系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已经存在广泛而深入的交流,这种交流的首先体现在语言上的互联互通。以中文对英文的影响为例,中式英语正在成为英语新词汇的重要来源,如“给力”被翻译为gelivable。

  网络的话语体系另一重大特征便是引入了技术语言,创造出一种“多语法”,包括点赞、评论、转发、数读、H5、VR、互动地图等,从而使新闻网站跳出了“电子版”的窠臼,更加酷炫、好玩。新闻话语的可视化趋势也越来越突出,短文字、图片和视频正在逐渐代替长篇累牍的文字。由此,网络不再是平面、二维的,而成为立体、的,成为更有厚度和纵深感的平台。

  军事新闻国际要实现不同文化互通、促进不同文明互鉴,不仅要让受众听得见、看得清,更要让他们听得进、看得懂。对于而言,则是需要深入细致地研究新闻话语,研究什么样的语言受众更易于理解。

  一种新媒介的长处,将导致一种新文明的产生。人类发明了电脑和互联网后,这种新媒介导致了新文明的产生,这就是互联网文明、大数据时代。尤其在后手机时代各种新兴的助力下,新闻前所未有地贴近几乎每一个地球村村民。全球信息流动不平衡的现象正在弱化,全人类的共同福祉和不同国家人民的共同呼声,得到更多的强调。社交和移动终端的迅速崛起,更是让生活在地球不同角落的普通人有机会直接对话,向对方展示自己周遭的一切,并原汁原味地获取对方所在国家、地区发生的新闻。

  在重大、突发事件面前,哪家能够最快地让用户参与到新闻资讯当中来,不管是评论新闻资讯还是报道新闻资讯,都将是最先脱颖而出的。未来的新闻将从封闭变为,从“信源和专业记者主导”变为更多的主体参与进来,受众也由沉默的大多数变为主动参与生产的消费者,技术在跨文化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结作用日益凸显,信息流动已经无法被人为阻隔。这不仅让我们讲述一个真实的中队成为可能,也让受众了解一个多元世界的愿望变成现实。

  借助互联网技术,让更多的当地参与进来,直接与他国网民对话,让世界知道中国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什么贡献、正在作出什么贡献、还要作出什么贡献,把中国的声音传去。在这点上军队新闻机构要学习国内一些好的做法。

  技术高度决定转型深度。“界面”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家网站,是一家全民参与的商业新闻网站,选题会由用户和记者们一起讨论确定,让用户深入参与新闻生产的各个环节。“澎湃新闻”的“问吧”,则是一个互动平台,重大的新闻事件、时政、商业、财经、娱乐方面的消息都可向专业记者发问,并能得到知情采访人的回答。这些平台利用技术手段摊平了人际关系中的时空壁垒,通过建立更加扁平的社会结构,达成一种意见上的平等关系。去年8月1日上线的国防在线客户端也是这样一种平台,用户可以上传自己的训练,分享自己的训练,关注好友的训练动态,并通过客户端的社交平台开展学习交流,从而实施自主军训。今年8月,国防在线客户端已推出号功能,国防在线客户端成为互联网上的军事入驻式聚合平台,它将整合军事和军队人,创造出一种不同于传统的新型内容生产和模式,为军队融合发展探索新的道。

  互联网是一种高维媒介,其更深刻的意义就在于它是一种重新构造世界的结构性力量。在全球化时代,新闻与非新闻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新闻生产的主体也将更加多元。

  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的时代,往往蕴含着无限机遇与未来。当前的军队,最大的特点就是全面整合部队现有的资源,实现全和全,即包含通讯社、报刊、、电视、互联网等所有形态和渠道的新闻报道及其方式。

  现代即立体,“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传开叫不响”问题的最大障碍不在“内容”本身,而在“到达”的方式。当传统在“到达”的方式上可以与新一较高低时,新的那些所谓优势将不复存在。

  借鉴新的方式,军队新闻机构上游负责数据挖掘的动态分析。舆情部门通过互联网上的网站、微博、微信、论坛、博客、空间、帖吧中的相关新闻、言论、评论,分析当前热点话题及人们对于热点事件的所有认识、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并将舆情报告提交给前后方编辑,一方面为前方记者提供新闻线索,另一方面为议题设置提供决策参考。

  中游通过中央厨房集约化采集差异化生产。根据报道任务,前方记者一次性将文字、图片、视频素材采集回来,并提交到后方编辑手上,后方编辑将采集的素材加工成多种形态的新闻产品,变“一次利用”为“多次发布”“多次利用”,通过流程再造实现转型,从传统作战向各种媒介整合运营、整合转变。

  下游通过层级发布实现转屏和跨屏的跨。层级发布机制首先通过“两微一端”发布快讯,充分利用手机便于资源推送、面向个人的优势,为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新闻服务。然后整合消息、图片和编辑过的视频短片,在网站上发布新闻,给网民更直观的感受。新闻发布后,再通过电视发布全程内容,让更深入了解事态进展。紧接着是将前面发布过的新闻及视频全部整合到新闻专题中,让对事件有个全面系统的认识。接下来,再在上展开更为详细深入的报道。最后,所有新闻产品和数据进入数据库里,供用户检索。这样,一条新闻的发布犹如投石入潭,不同媒介像水波纹一样一圈一圈的荡漾开去,环环紧扣,充分发挥不同媒介的特色,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就是未来全发展的基本轮廓。在过去各类介质的多条生产链中寻找切入点,斩断原有链条,通过所有媒介形式间的有机融合,完成全生产链的重构。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