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军事历史> 文章内容

军事期刊

※发布时间:2018-7-25 5:41:40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军事期刊实在是个特殊的群体,一方面它们都以和平为主旋律,另一方面,倘若世界真的一派升平,它们又将失去赖以的市场。从这方面来看,军事期刊似乎“惟恐天下不乱”。而近年来国际局势一直处于动荡之中,各种规模的地区间冲突从未间断,由此引发了国民对国际形势及对我国国防的更大关注,在这样一个前提之下,各类大的小的军事刊物均瞄准这一市场契机,迅速发动攻势纷纷抢滩登陆,以致军事期刊市场本身反倒出现了“”的现象。针对这一混乱局面,各家如何应对呢?值此八一建军节来临之际,本报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几家颇有代表性的军事刊物。

  从几家刊物不同应对的碰撞中,我们可以更全面更深入地发现一些问题,以期引起读者及业内人士更深刻的思考。

  《现代兵器》、《兵器知识》同属兵工系统主办,同为1979年创刊,由于定位的不同,发展状况对比明显:后者一领先同类刊物,前者则重围苦苦寻求突破。

  现在的竞争太激烈了,光是我们兵工系统就有5家同类期刊,而《现代兵器》最初的定位是学术类期刊,主要通过翻译外文资料介绍国外最新兵器装备,给高层决策部门及专业人士提供参考,并没有与市场形成有机的结合。

  1995年之前是我们的“黄金年代”,当时同类期刊较少,而且其他杂志种类也不多,每本军事期刊都有自己相对固定且数量可观的读者群,发行不愁,效益良好。近年来随着整个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人们对军事方面的关注日渐升温,军事期刊也就相应成了“香饽饽”。在这个前提下,各种新刊蜂拥而起,也把更多的关注投放到了军事,类似我们的传统老刊受到了强烈的冲击。

  在的竞争面前,我们只能调整策略,全力向市场靠拢,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可读性,变技术类刊物为通俗科普类刊物,转变文章风格,尽量将生涩难懂的技术性语言写得通俗易懂,并在印刷上下工夫,力求把失去的读者市场追回来。

  我认为要想在当今市场中立足,就必须出奇制胜,以全新的立意、独到的策划来抓住读者。从大的方面讲就是要有新的视角,选准定位,具体到文章则要求一定得有新颖独特的观点。多方面的经验表明,这种策略是可行的,我们也一直在朝这方面努力着。

  目前《现代兵器》主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工夫:一、增强文章的可读性。二、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三、强化印刷装帧。

  当前的期刊市场还很不成熟,不规范操作、不正当竞争的现象普遍存在。两伊战争以后,国际局势一直不平静,各种规模的军事冲突不断,读者对军事的关注始终没有降温。可以说,不间断的世界战事培育了广泛的读者市场。有需求就必然要供给,但在市场不成熟的前提之下,一方面投资方缺乏冷静成熟的思考,盲目上马,一方面有关方面调控不力,致使出现了不规范操作,一时间各式各样的军事期刊半杀出,再加上传统学术内刊纷纷转型,最终造成了现在这种无序纷争的混乱局面,给我们这些传统老刊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针对当前的形势,我们制定的策略是:打持久战。创刊容易持久难,没有自己的特色,靠炒热点,靠迎合读者的一时兴趣,不可能长久。《兵器知识》还将自己的特色,不跟风,不凑热闹,继续以严谨求实的态度办刊。

  一本杂志,一定要选准定位并确立自己的风格,你的风格老变,一忽儿向东一忽儿向西,让读者看得晕头转向,他还能喜欢你吗?《兵器知识》就很注意这方面的问题,我们始终自身风格,不盲目跟风,在尽量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前提下,还去积极地引导他们,毕竟杂志是靠吸引而不是讨好读者来存活的。从目前的情况看,我们这一基本方针是正确的。

  当今的市场千变万化,但把握市场的根本就是把握读者,在严峻的形势面前,《兵器知识》较以往更加重视编读交流,并从反馈的信息中摸准市场需求,由此对编辑工作进行了有针对性地调整。比如加大了图片量,增强视觉冲击,文字上增强可读性,文风更趋活泼,栏目编排版式设计力求美观等。当然我们的根本没变,风格没变。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始终把握主动权,在未来漫长的征程中持续、健康、稳定地发展。

  与上述两刊有所不同的是,《军事史林》、《世界军事》都是军队系统主办的刊物,由于军队期刊自身的特殊性,客观来讲,他们的发展之要比地方期刊更多了一分。

  冲击来自两方面:一是互联网对整个行业的冲击,一是同类期刊之间的竞争。以前我把书报刊市场简单比作一个三角形:报、刊、书各占一角,而现在这个三角形已经变成四边形:互联网、报、刊、书,其中互联网是排第一位的。也就是说,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传统已经构成了强烈的冲击,但这个冲击又是全方位的,不单是军事期刊,整个书报刊市场都感受到了强大的压力。

  具体到行业期刊之间的竞争,我觉得兄弟期刊都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我们的态度就是向人学习。地方期刊多是某一专业的行业性期刊,知识性较强,它们的优势在于受限少一些,文章观点新颖、视角独特,外在表现活泼,这是我们军内期刊无法具备的。

  但《军事史林》同样拥有自身优势,作者群是独有的,是高素质的,他们大多来自全军各兵种高级指挥部门,有着丰富的一线经历。再者,《军事史林》是一本综合知识性期刊,内容方面包罗万象,能够最大限度的满足读者的信息摄取需求。而且《军事史林》是由中事博物馆主办,在资料尤其是图片资料方面拥有别人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经过一段时间的阵痛,《军事史林》市场及时调整,已经初步适应了这种冲击。在内容方面我们加大了信息量,并且一改过去偏重文字的做法做到图文并茂,增强视觉冲击,较以往更加注意市场的反馈和对读者心理的把握。我们不再“闭门造车”,走出去的频率加快,现在每年都参加期刊博览会,一方面更好地宣传自己,一方面深入了解读者需求。同时在发行机制上,我们也加大了宣传力度,下一步要在邮发渠道上再下一番工夫。

  摆正,结合自身情况,市场变化及时做出应对,《军事史林》在寻求应对方面很下了一番工夫,从目前的发展态势来看还是良好的。

  竞争明显比过去加剧了,但从发行量上看,我们并没有非常明显的滑坡。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世界军事》平均月发行量保持在50万以上,稳居国内军事期刊发行量第一的地位。

  一方面虽然竞争对手增多了,但是总体的军事期刊市场容量也扩大了。1990年年底到1991年年初的海湾战争,应当算是近代第一次高科技战争,它引发了国内军事期刊的第一个热潮。1996年“”鼓吹“两国论”,我军做出的军事演习回应则引发了第二次。科索沃战争中国驻南联盟被炸事件则更加激发了国民对国防问题的重视,也刺激军事期刊市场走到了第三次。这三次导致了军事期刊市场呈现出空前繁荣的态势,市场容量大了,期刊种类丰富了,办刊档次高了,这是进步的。

  另一方面,《世界军事》比较早就步入了市场,一直在按市场规律办事。由于自身定位选得好,编辑队伍素质高,多年来高品位,走内涵发展的道,读者群定位相对宽泛而且稳定。

  虽然当前发行量稳居第一,但我们的危机意识很强,一个明显的例子:《大众电影》,当年是“有井水处必有《大众电影》”,现而今却落到“人面不知何处去”的被动局面,这对我们是一种。我也认为互联网才是我们传统期刊最大的敌人,尤其像《世界军事》更偏重报道,在时效性、信息量上均无法同互联网抗衡,而且互联网几乎不受什么明显,各方面的信息都有,这对读者有很强的吸引力,由于军队刊物在宣传方面有严格的纪律,我们则做不到这一点。

  互联网对传统期刊市场的冲击已经显露出强劲势头,一旦宽带技术普及,传统全面崩溃也不是没有可能。未来是不可知的。

  《军事文摘》创刊于1993年8月,作为军工系统第一家股份制性质的杂志社,他们走出了一条良性发展的新子。它的成功,对军工企业的转型、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首先军事是个永远都不会衰落的热点。国际战事不会绝迹,以展示国力为目的的战事演习不会取消,而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更不会停止,所以说军事热点永远存在,市场还有有待开发的空间。

  我们应当看到,这两年军事期刊整体呈现滑落趋势,原因有两方面,首先是缺少太大的军事活动,人们的关注程度有所下降。其次是随着国民经济的调整,人们的购买力下降,在期刊这方面的投资明显减少。

  与其他同类期刊比较,《军事文摘》最大的优势在于采取了股份制的经营模式,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严格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编辑队伍的工作积极性高。再一个就是办刊思对头,作为一家综合性的科普期刊,我们贴近读者了解读者,以报道新的军事动向,展现军队现代化、介绍现代武器装备,全面为广大军事爱好者提供服务。

  我觉得制约中事期刊发展的根本问题在于体制。什么时候扭转思,真正进行,军事期刊才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我是一个军事期刊爱好者,《兵器知识》和《现代兵器》这两本杂志我从几年前就每期都买。我觉得这两本杂志办得一直不错,尤其是《兵器知识》,它的内容一直保持着一定的深度,也一直比较稳定。《航空知识》的内容太平,也太专业化,没什么新意。《兵器》的内容办得比较散,图片太多,它的题目也不吸引人,报道国内的东西太少了,老是一战、二战时候的事,离我太遥远了。其他一些杂志像《军事史林》、《世界军事》这些都不错,主要是经济上不支持,否则这些杂志我全买。

  军事期刊啊,销量还成,当然没法跟电脑类、生活类这些杂志比。不过我卖报卖了10多年了,总体上军事杂志的销量比较稳定,没有大起大落的情况。《兵器知识》、《世界军事》、《舰船知识》这几本还不错,新起来的那几本不灵,人不认哪。我觉得吧,这军事杂志还得在封面上再想点辙,跟人家摆一块不显眼啊,你弄一个大兵我也来一个大兵,你弄一门大炮我也来一门大炮,没特点,用咱老百姓的话讲那叫“不扎眼”。跳蛋门事件完整照片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

关键词:军事史林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