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社会百态> 文章内容

《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出版:在文学生活中体验“民生”百态

※发布时间:2019-6-13 16:49:47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日前,这些调查汇集成《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由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在这部近600页的书中,不管是那些可以与日常经验相互印证的调查数据,还是“农民工文学阅读量和阅读比例高于整体国民水平”“在中文系学生中诗歌比散文更受欢迎”等略显意外的结论,都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当前社会文学阅读的“民生”百态。这种注重分析的调查考察,给文学研究与评论带来一股清风。

  几年前,曾有出版社发布了一份“死活读不下去”图书排行榜,《红楼梦》《三国演义》《百年孤独》等名著赫然在列,引发争论。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0所大学的2000多名中文系本科生、研究生进行调查,得出了不同结果:阅读过《红楼梦》的学生占到86.8%,阅读过《三国演义》《水浒传》《聊斋志异》的比例也都超过50%,有8.9%的学生将《红楼梦》填写为“最喜欢的文学作品”,在所有作品中比例最高。

  另一组调查则显示,当代中文系大学生对现当代文学作品的阅读趣味正在发生变化。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巴金、遥、金庸等作家的作品在中文系大学生群体中拥有广泛的读者。然而,在此次调查中,巴金《家》的阅读比例为65.7%,遥《平凡的世界》为49.9%,金庸等武侠小说为37.4%。“这几部作品的阅读比例虽然都不算低,但较之前些年,已经呈现明显下降的局面。”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贺仲明说。

  对中小学生群体的调查显示:小学生读书最多,初中二年级之后一下滑,高中生课外很少阅读文学作品。对农民工群体的调查发现,虽然农民工文学阅读量和阅读比例高于整体国民水平,但真正喜爱文学的人却很少,特别是一些在小型企业、小工程队工作的农民工,生活条件较差,宿舍没有电视可看,使得阅读通俗文学作品在他们的业余生活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了解网络文学发展现状,课题组对一些网络文学网站进行深入调查,有的还以网络文学作家的身份“潜伏”到网站,与编辑、读者互动,真实感受网络文学的生产机制。

  “关注‘文学生活’,其实也是关注‘民生’——普通生活中的文学消费情况。”温儒敏认为,无论是接触、互联网、电视,还是孩子功课,人们每天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以某种方式参与着文学生活,对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进行调查研究,既可以为制定文化政策提供参考,也将改变文学研究的现状。

  “那时候,阅读的物质条件很差,读书的风气却很浓。学生没有钱买书,学校就把《青春之歌》撕散,每天贴几张到栏上。同学们每天簇拥在栏前读小说,就像看连续剧一样,一两个月才把《青春之歌》读完。”在温儒敏看来,就像当年那些围在栏旁的中学生一样,众多普者对文学作品的反应,构成了真实的社会“文学生活”,理所当然要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

  在当下的文学研究中,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往往是作家、作品,很少有学者关注普者对某位作家、某部作品的反应,这让温儒到非常不满足。他把这种在作家作品和评论家中“转圈”的研究称为“内循环”。

  “近些年研究莫言的论文有上千篇,大都是围绕莫言的创作而发生的各种论述,而极少有人关注普者是如何阅读与‘消费’莫言的。虽然这些侧重于作家、作品的研究很重要,但如果所有的研究全都落脚于此,未免单调。为什么不能迈出一步呢?”按照温儒敏的设想,研究团队应从“文学生活”的调查研究入手,把文学作品的生产、,特别是把普者的反应纳入研究范围。

  “引入‘文学生活’视野,天地陡然开阔”,温儒敏把这句话用作《当前社会“文学生活”调查研究》前言的标题。然而,这位今年71岁的学者也有着自己的担心:“我年纪大了,但‘文学生活’调查应当常态化,每隔一两年有一个‘蓝皮书’之类的调查汇总,向社会公布,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

  温儒敏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机构、人员参与到“文学生活”调查的行列之中。他相信,这将是文学研究新的“生长点”。(杜羽)季建业的情人

   文章来源于博贝棋牌850游戏

关键词:社会生活百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