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两点,鬼市门开,潘家园鬼市市场早已是熙熙攘攘的人群,这些人,拿着手电筒,穿过人群,形同鬼魅。
那么,鬼市到底是什么?鬼市其实并非从字面上解释的鬼怪市场,而是一个神秘的交易市场,你可以在这里买卖各种奇珍异宝,精灵古怪之物,买卖,买定离手。
有经验的朋友知道,但凡深度旅游,不光要去那些光鲜亮丽的标志性建筑和景点旅游,还要去那些当地人出没的街头巷尾,去听大妈们乡音土调,和当地人一起品尝本地的美食佳肴。
《狄仁杰之帝国》里拍摄过洛阳的鬼市,但那部电影里的鬼市不但拍得鬼气森森,而且是专门找了个有地下河的溶洞拍的!
真实的鬼市其实没那么恐怖,据史料记载,繁华的长安城下有一座鬼市,就在皇城对面的务本坊,可谓天子脚下的灯下黑。
鬼市中有普通的老百姓,也有没落的家族后代,卖的大抵是些来不明的非法物品,例如古玩字画。鬼市中无光,人们仅凭着自己手中发出幽暗光亮的灯笼照明。买卖双方互相交易的时候,更是在中进行。
因为唐朝对商业管制是很严厉的,最早只准许在设定的东市西市这种场所经营,对物价和产品质量,重量标准都有严格监督。
甚至连经营时间也由国家定好,轻易不能更改,如最大的官督市场——东西市营业时间就是从午后开始到晚黑就结束。
大家来自市场经济发达的21世纪,当然明白这样做的好处和弊端:过于严格的管理固然可以让市场秩序井然有序,但市场活力也肯定因此受限,换句话说,总有些消费需求得不到满足。
这种情况下鬼市就出现了,至于为啥要趁着天气不好的晚上出来也很明确——躲......不,当时叫“武侯”。
卖主一般席地而坐,地上铺块破布,摆着要出售的商品,就算买卖。人们就在这些摊位间,走走停停,看看问问。一圈下来,总有你所需要、你所喜爱的东西。你看了不上的东西,在别人那可能就是急需的宝贝。不仅如此,必要的时候还能“点菜”,即定购。
比如有位名叫冯翊的书生。一次到蚬山游玩,意外得到一顆色黑通体晶莹透彻、形如弹丸的宝珠。之后在长安,他遇到一位胡人。胡人愿以30万钱买下。”
到了渭桥下。刘贯词按约定办法闭上眼睛敲了桥几下,然后一睁眼,眼前是广厦万间,亭台楼阁园林泉石,原来来到了龙宫!
刘贯词低头查看那只碗,不过是个铜碗,式样很是普通。但想毕竟是龙宫之物,确信是个宝贝。于是摆到鬼市去售卖。
“这碗不是中原的宝贝,在你们这儿一点用都没有,就一百缗了,你要不卖,再等十年也等不到我这样的买主!”
“这碗是罽宾国镇国之宝,有这碗在,罽宾国就风调雨顺民生安乐,这碗一丢,马上闹,兵戈四起。我听说是渭河龙王的儿子偷了这个宝贝,你是如何拿到的?”
从流传至今的这类故事里,我们可以看出,唐朝市民们的习惯是弄到什么稀奇古怪的东西都摆到鬼市去卖卖。
由于当时的长安和洛阳都是国际性的大都市,半个地球的商人都在这里出没,所以有时还真能碰到一笔好买卖,双方都得益。
当然,其实卖得最多的,还是些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物件,比如,像长安,洛阳这样的大城市,在秋冬季,鬼市上卖的最多的是......干柴。
今天做天然气的公司有多有钱,唐朝的巨商不少都是从事这个行业起家,体积大价格高,这是上至下至庶民每日不缺少的必须品!
唐朝的长安城规模达到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百万人口规模,在当时技术条件下,由于运输工具和道,导致能运到大城市中心的木柴价格可能是乡村的10倍以上,不少唐朝商人因此发了财,特别是每逢雨雪天气,运往城市的木柴量减少,市价也随之涨高。
所以很好理解,只要家里装得下,唐朝市民们都不介意在家里多存一些干柴。所以鬼市在秋冬季多卖干柴,就一点都不奇怪了。
甚至还有文人笔记里传说,长安务本坊每到天气晦暗时都会人声喧哗,这是干柴成了精!至于到底有没有成精,这个就留给游客们猜想了。
我们今天的夜游唐朝鬼市也就到此告一段落了,鬼市延续至今,在历史的中保存独特的风味,现存的鬼市市场更是在时间的冲刷中增添神秘的韵味。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