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朝气蓬勃、年轻有为。他们积极、真诚践行党的创新理论,被誉为青春方阵的“播火者”。他们就是国防科技大学党的创新理论硕士博士宣讲团。
党的以来,这个平均年龄27岁的宣讲团队,自觉扛起宣讲责任,以坚定的、丰富的知识和活力四射的,将党的创新理论传向军营一线、传向祖国四面八方,让党的创新理论真理之花遍地绽放。
今年建军节,对于康成来说格外繁忙。虽然正值假期,可他却每天泡在图书馆专题学习习“7·26”重要讲线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根据任务安排,他要到新兵训练旅为大家进行宣讲。
“虽然很辛苦,但很值。”康成说,习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指南。我们要带头当好“宣传员”,让大家在中核心,在学思践悟中看齐。
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大力夯实理论根基,坚定,激发他们学习、和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热情,涌现出了硕士博士宣讲团这一自发性群众组织。每逢、召开重要会议、出台重要政策和决定,特别是习发表重要讲话,宣讲团就会及时学习和开展宣讲。
真学方能真谛,真信才能真情宣讲。宣讲团通过深钻细研扎实理论基础,通过研讨交流促进深化,通过专题学习解开思想扣子,把理论、学用对话变成自觉追求。
“让军魂融入血脉”“五大发展连着你我他”等具有时代气息的专题宣讲,像一缕缕春风,滋润着听众的。
“党的创新理论之所以科学,不仅在于它的本质是一脉相承的,更在于它的内容始终是随着时代发展而创新的。”宣讲团、博士生李田林说。
今年春季,李田林所在小组领受了院校的宣讲任务,宣讲中,他们以世界著名军校为案例,分析其经验教训。阐释精辟、内容丰富、故事生动的宣讲,激发了们支持、、投身的热情。
5年来,这个宣讲团先后为3万多名听众进行宣讲,让党的创新理论为广大官兵群众的大众哲学和学习成才、干事创业的强大武器。
“大家好,我叫涂超,是一名国防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成长经历。”2017年9月20日,宣讲团涂超在湖南大学为国防生作报告时,新颖有趣的开场白一下子把听众的距离拉近。
宣讲中,他结合军队的政策、军营的生活和自身经历,讲述了如何适应部队生活,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特长为部队建设服务等问题。
精彩的宣讲赢得阵阵掌声。“式宣讲难以满足大家对创新理论的热切渴望。只有增强理论教育的吸引力感染力,才能当好理论宣讲的‘播火者’。”涂超说。
讲理论必须联系实际,才更有力。宣讲团为备好每一课,深入调研,广泛收集贴近主题的生动故事。今年暑假,他们到部队宣讲时,专门走进陆军某部“大功三连”,学习了解他们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的事迹,在随后的宣讲中,“大功三连”的精彩故事就出现在宣讲团的课件里。
宣讲团还信息网络社群化趋势,开辟了多种互动交流渠道:建立“家国情怀”等QQ、微信交流群,互动交流、解疑释惑;开辟讨论专区,定期设置议题;创办“科大人文”等微信号,定期推送微文章、微动漫、微和微视频……
“将信息技术优势融入理论宣讲,并运用新兴的方式,时尚的语言,拓展了的地域时域,激发调动受众对象的学习兴趣,让党的创新理论成为易懂管用的科学指南。”国防科技大学教授黄朝峰说。
宣讲团的一场场精彩报告,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受众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强军思想在官兵中落地生根。
罗来龙是国防科技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研究生。在设计论文选题方向时,他选择了军队大型数据中心建设这一研究方向。经过两年多潜心研究,取得一系列原创性。
“我希望自己的研究方向与战场更接近。”罗来龙说,作为一名研究人员,就是要将一切科研向备战打仗聚焦。
近年来,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90%以上的论文选题与部队战斗力建设紧密相关,在破解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和武器装备发展瓶颈问题中,取得一批服务打赢的自主创新。
2016年,宣讲团杨培宇加入中国科协重大调研课题《战略高技术创新体制机制研究》课题组,并将课题作为论文选题方向。期间,他正好参加了宣讲深入推动军事融合深度发展重大战略思想的交流。他发现,自己研究的“战略高技术体系”在概念内涵和外延上与研讨的“战略新兴产业军民融合体系”有共通之处。为此,他学习了其中的理论要点和逻辑脉络,逐渐理清了课题研究思。今年4月,他不仅完成了论文结题答辩,所提交的专报通过了中国科协评审。
5年来,宣讲团参与理论教学保障活动200多场次,科研攻关近百项,重大课题研究12项,在国际高层次期刊发表论文600余篇,涌现出一批优秀学子。在实现党在新形势下强军目标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青年学子也加入到宣讲团的队伍中,宣传党的创新理论,讲述强军思想,成为强军兴军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