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网讯(海西晨报记者林爱玲)“终于找到你们了,真是太好了!我就想告诉你们,这么多年来,我和战友们都在想念吴辉平,都在挂念你们!” “谢谢你,谢谢你们!这么多年还记得我弟弟!” ……
昨日,晨报记者在吴辉平烈士的大哥吴辉庭家中拨通了武汉老兵王仁元的电话,两位老人进行了通话,王仁元激动得一度哽咽难言,吴辉庭和老伴儿也数次抹泪。
55载难忘战友情,苦苦寻找战友在厦亲人。武汉老兵王仁元寻找战友的故事(详见《海西晨报》4月16日A8版)见报后,在市民中,尤其是厦门老兵和家属中引起了极大关注。许多读者纷纷通过热线电话或微信后台积极提供线索。在他们的帮助下,不到一天的时间,王仁元老人及其战友苦苦寻找的战友亲人就找到了!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吴辉庭的家中。就在前日下午,吴辉庭老人拨打了晨报热线,表明他就是王仁元要找的人。“我的一位朋友看到了报道,觉得说的应该就是我弟弟,赶紧给我打了电话,并连夜把送到我家里来。”吴辉庭告诉记者。拿到,吴辉庭戴上老花镜看了又看。他告诉记者,那天晚上,他和老伴儿都难以入眠,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跟我老伴儿说,55年了,我对于弟弟的印象都模糊了,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记得他。”说到这里,吴辉庭难掩激动:“这份,我们一定要收藏起来!”
记者在吴辉庭家中拨通了王仁元的电话,两位老人进行了通话,王仁元激动得一度哽咽难言,吴辉庭和老伴儿也数次抹泪。 “我们计划在今年10月份召集身体条件尚可的老战友一起重走鹰厦线,如果成行我们一定要到厦门去看看吴大哥。”王仁元说。听到这个消息,吴辉庭和老伴儿也很高兴。“到时候叫上弟弟妹妹,一定要跟他们见面、吃饭。”吴辉庭的老伴儿说。
“上午打完电话后,我已经把这个好消息在各个战友群里报告了。战友们也非常开心。我们自己办了一本叫《铁道兵回忆》,准备把这件事好好写一写,因为这件事真的太值得纪念了。感谢海西晨报,感谢热心的厦门老兵和市民。”多年心愿得偿,王仁元显得万分激动。
通过吴辉庭的讲述,记者了解到了更多吴辉平烈士的信息。吴辉平一家是地地道道的厦门人,最早居住在厦港片区,家有兄弟姐妹五人,吴辉平排行老二。出生于1943年的吴辉平在1963年应征入伍,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十一师五十三团五连,成为一名铁道兵,当年10月在泰宁战备线岁。
“当时我在杏林化纤厂工作,突然接到父亲打来的电话说,二弟出事了。我赶紧请了假回家,跟父亲一起到了街道。当时还不知道二弟了,以为只是受了伤。”老人陷入了回忆,向记者描述当年的情况。父子俩连夜赶往邵武,第二天再转车到泰宁。“看到装殓好的二弟,我们才知道二弟已经了。”吴辉庭回忆道,父子二人忍着悲痛回到厦门,而吴辉平就被安葬在泰宁。英年早逝的吴辉平成为吴家中永远的痛。“当时担心家里祖母受不了打击,一直到吴辉平去世两年后,我们才告诉她。我公公的时候想起二弟就不停地掉眼泪。”吴辉庭的老伴儿想起往事禁不住湿了眼眶。
在吴辉庭眼里,吴辉平是个聪明又上进的人。“那时家里穷,买不起当时很流行的‘日本浅拖’,他就把穿烂的布鞋鞋面剪开两个洞,把脚趾头露出来,当成‘日本浅拖’。”尽管弟弟的音容笑貌已经模糊,但说起弟弟的事情,吴辉庭如数家珍。“小学毕业后,二弟没有机会继续读书。他后来找了一份烧锅炉的工作,白天烧锅炉,晚上上夜校。”
吴辉庭告诉记者,当年吴辉平后就被追认为烈士,但后来搬家过程中遗失了烈士证。随着父母过世,按照之前的相关,烈士证仅补发给烈士直系亲属(指烈士的父母、配偶、子女、共同生活未满十六岁的弟妹、抚养烈士长大的其他亲属),自己无法申请补发吴辉平的烈士证,吴辉平的烈士身份也似乎被遗忘了。“后来,还是政策调整,补发的范围扩大,烈士的长兄也能申请补发了。”吴辉庭告诉记者,在了解到烈士证补发的新政策后,吴辉庭经过申请,在去年拿到了弟弟的烈士证。“二弟年纪轻轻就了,没有结婚、没有后代,甚至连一张照片也没留下。这一纸烈士证就是他在最好的,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念想。能把烈士证补办下来,也是我们对他最好的交代了。”吴辉庭说。
事实上,晨报当日的报道不仅牵动着王仁元及其战友和吴辉庭一家人的心,也牵动着广大读者的心。报道一经见报,立刻在读者中,尤其是厦门老兵及其家属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其中,铁道兵十一师在厦老兵更是奔走相告。
“我看了你们的报道,我和吴辉平是同一批入伍的,也是铁道兵十一师,不过我不在五十三团。”昨日,铁道兵十一师在厦老兵陈是康在读到报道后,第一时间通过晨报热线联系到记者。“读了这篇报道,我心情很激动,想起了当年在部队的岁月,也很为王仁元他们的这份战友情而。我们有个1963年入伍的铁十一师厦门战友会,我把报道转给战友们,战友们反响热烈,都帮忙打听消息呢。”陈是康告诉记者,通过战友会,他打听到吴辉平一个弟弟的单位,希望对王仁元的寻找有帮助;同时,他还跟记者要了王仁元的电话。“我有一个同期的战友是武汉人,我们失去联系很多年,我一直在找他,但是找不到。王仁元是武汉的老兵,我想通过他找找这位战友。”陈是康充满期待地说。
除了陈是康之外,许多热心读者也在微信后台留言,为这份战友情点赞的同时不忘为记者支招。比如,名为“事业”的网友通过吴姓会寻找他们的家人等。
苦苦寻找的战友亲人找到了,为王仁元和战友们的多年心愿画下了一个的句号。但是,这样一个故事,这样一段战友情仍将继续书写专属于他们的岁月芳华,继续更多人。
座谈会上,山东籍老代表王宝田回忆了当年解放厦门的那段岁月。据统计,1949年解放厦门战斗至1958年“8·23”炮战中,现在仍健在的还有133人,由于年事已高及健康等原因,如今这些健在的山东籍老军人年纪大都已八、九十岁了,对故乡的深切眷恋愈发强烈。[详细]
昨日,本报《孩子,你为何天天在肯德基过夜?》的报道引起不少转载,引起巨大的社会关注。记者也联系到父子俩老家所在地居委会,以及孩子父亲的其他亲属。不过,对于孩子父亲儿子失学流浪的行为,他们目前也找不到好的规劝手段。让小男孩回归家庭生活,回到学校,还有一段要走……[详细]
儿孙绕膝,尽享天伦之乐。自古以来,中国老人最理想的养老状态,就是在家中享受子女的尽孝,而把老人送到养老院颐养,常常被看成是“不孝”的表现。[详细]
近日,一名老人在轮渡码头公交站走失,鹭江通过微信社区警务群转发推送,最终得知老人信息,顺利将老人送回漳州。[详细]
本文由 790游戏(www.790.ki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