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江苏省委、原浙江省长在《特色小镇是浙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一文中的诠释,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共享发展,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那么,如何打造特色小镇的宏伟蓝图?如何避免坐而论道、纸上谈兵?又如何将纸上概念过渡到落地执行?
现有的观点里,特色小镇尽管是以发展产业为主,但不是强调产业链的全覆盖,而是需要从产业中挖掘出文化旅游社区功能。旅游是一个搬运的过程,通过将人从客源地搬运到目的地,实现人口及消费的聚集。
对于特色小镇而言,旅游对人群的大规模搬运,必须最终落实到对文化、体育、运动、养老、农副产品等消费上。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专家、德安杰环球顾问集团董事长贾云峰先生谈到,他曾去过世界各地很多有名的特色小镇,那里的当地居民往往并不以门票为收入来源,而是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空间里,让旅行、旅居、旅游者“慢生活”,体验本地“吃、住、行、游、购、娱”以及包括学(学习体验当地文化)、秀(拍摄记录当地文化并与他人分享)在内的参与式活动。
在这里,本土居民和外来游客可以实现和谐相处、互相尊重的平衡,达到一种处处有风景,见物也见人的状态,流露出高品质服务、高品质生活和由内而外的自信和美的细节。
特色小镇是鲜活的、具体的,是旅游景区和生活社区的融合,是一个人与自然共生的生态圈。在自然景观、社会景观和人文景观共同构成的视觉图景里,有大自然、旅游风景区,历史文化遗产,有穷人、富人、老人和孩子,更有不可缺少的外来游客的光顾。
同时,特色小镇的和意象又渗透于产业特色、生态特色、功能特色之中,构筑起“我们感”、“归属感”和“家园感”。
特色小镇最早的灵感来自于国外,如的达沃斯小镇、美国的格林威治对冲基金小镇、法国的普罗旺斯小镇,产业富有特色,文化独具韵味,生态充满魅力。
国内的特色小镇成名于浙江,进而推广至全国,但是真正成功的特色小镇并不多,所以在特色小镇的“燎原之际”,如何从纸上概念到落地执行成为了关键。
特色小镇的开发运营,需要资金、人才、管理、营销、企业等各类资源的共同发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应该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镇,用可落地的模式,解决特色小镇的关键问题。
PPP模式(公共服务特许经营),开展镇域土地平整拆迁、安置补偿,以及网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生态绿化建设等工作;
以区域发展基金模式(GP+LP),实现项目股权化,通过包装单个产业项目、生活服务项目、生态项目,引入战略投资者、运营商,联合开发建设;
的努力是基本条件,房产商和投资商的服务是重要力量,产业服务商是主要的依托,三股力量形成产业联盟,经营小镇的产业和服务,而不只是经营小镇的土地和物业。
特色小镇作为国家供给侧结构性的探索,它既不是建制镇、工业园区、经济开发区、旅游区,又不是上述四者功能的简单叠加。从根本上来说,特色小镇是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形态。
例如,嘉兴五个特色小镇在2015年九个月内累计投资45.06亿元,其中最高投资额是海宁皮革时尚小镇13.56亿元;而投资额度最低的是南湖基金小镇3.52亿元。
特色小镇需要以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前提,但是对一些财政比较薄弱的地区而言,大量的资金投入显然不现实。而且,特色小镇所需的土地拨备也很难一次性到位,对于项目的推进效率也将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因此,特色小镇在建设过程中,投融资模式及后续的运营管理方式,都不同程度的影响了特色小镇的建设。而融资约束是特色小镇建设的最大障碍。
基于PPP融资模式的相关原理,以下一起来看看融资模式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的必要性有哪些方面?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等特色小镇。
目前,地方也在积极推出各种各样的特色小镇,但是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特色小镇必须以产业为主体,另一方面地方的债务压力大,持续的财政输出显能不太可能。
要实现特色小镇建设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建立以引导,社会资本广泛参与的融资模式,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才能够以较少的财政资金撬动庞大的社会资金。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采用PPP模式,和社会资本通过相应的合同,对投资、建设过程中的相关责任进行明确划分,这有利降低和分散风险,提高特色小镇建设的效率和效益。
在特色小镇建设中引入PPP模式,不仅有利于缓解财政压力,对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完善也有利,具体可以从三个方面来体现:
第二,在PPP模式下,社会资本通过投资特色小镇,除了可以获得直接的经济利益,还有获得其他衍生利益。
第三,在PPP模式下,社会资本参与特色小镇建设,可以提高特色小镇的建设效率,提高资本的投资效率,拉动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投资需求,有助于提升整个社会的资本投资回报率,还有吸引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区域的经济建设中去。
特色小镇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中间体,特色小镇不能搞成产业园,文化是特色小镇的基础,没有文化底蕴的小镇是不能长远发展的。
目前中国的小镇有几万个,特色小镇的关键是特色,特色小镇应该具备五化的要求,即生态化、智慧化、特色化、农业化、小型化。”
特色小城镇建设,要在规划编制、宣传推介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鼓励和支持企业参与小城镇建设和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一些区位条件好、发展潜力大、资源承载力高的小城镇得到更好更快发展。
很多小城镇拥有独具特色的产业和产品,而且品质高,但是量不大,借助互联网,可以促进农业、加工等相关产业的融合发展,促进小城镇做得更专、更精、更强。
青山绿水已经成为宝贵的资源,借助互联网等现代科技手段,生态优势也能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休闲旅游、特色农产、传统文化等在小城镇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而好生态,可以进一步放大小镇在上述领域的发展潜力。
目前,特色突出、发展潜力大的特色小镇越来越受到投资者的青睐。投资者对小镇进行统筹规划和建设,可以有效防止小镇建设过程中的碎片化。因此,要尽可能吸引投资者对小镇进行统一规划和开发,并积极吸引多元主体参与小镇建设,发挥多元主体参与小镇建设的积极性。
特色小镇培育作为新事物,固然有困惑,但是,繁简之间,无非就是做什么、需要什么人来做事,怎么做三大问题,只要解决这些问题,必能让特色小镇从规划地面落实。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