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断掌手相图解“手擎千里点穴利器,气吞万里如虎。这是一个‘虎营长’的‘巡航Style’。他虎虎生风,带出一群虎贲之士……”。
2018年初,火箭军首届砺剑尖兵颁大会上,罗寅生光荣登上最高荣誉的颁台,这是组委会送给他的颁词。
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一副近视镜下透出犀利目光,他就是被誉为火箭军“巡航导弹第一旅”的“金牌营长”罗寅生,从军15年,10余次执行重大军事任务,先后2次荣立二等功,被火箭军评为“十大砺剑尖兵”,前不久荣获第22届“中国青年五四章”。
在罗寅生的办公室,挂着两幅地图:一幅是军事地理图,另一幅是态势图。这些年,新图不断换旧图,他的这个习惯始终没变。
“巡航导弹第一旅”装备新型精确打击导弹武器,担负“千里点穴、一剑封喉”的特殊任务。罗寅生不管是当作训参谋、作训科长还是发射营长,他常挂嘴边的一句话是:“盯着今天战争学,追着未来战场练!”
“眼里始终有敌情”,说起罗寅生,旅长张正红掩藏不住满心喜欢:“他有一双‘慧眼’,把对手看得清清楚楚,把打仗的事搞得明明白白。”
罗寅生渴望成为像预测美军仁川登陆的雷英夫那样的 “”,能够精准预判战场、赢得战争。他深知,要练就一双穿透战争的眼睛,不是靠战场上“灵机一动、计上心头”,而要经千锤百炼的磨砺,才能“胸有成竹、妙计连连”。
罗寅生爱读书,最感兴趣的是《军事文集》《习论强军兴军》《世界经典战例》等书籍,上级推送的《军情动态》一期不漏,电视上的《军情观察室》每期必看。当一场场发生界各地的战争与冲突展现在眼前的时候,罗寅生把对战争的思考,成功融入练兵备战的实践——
2013年8月,全旅执行一项重大军事任务。罗寅生综合分析巡航导弹战技术指标和作战运用特点,创造性地提出“多向、精打要害”战法得到旅领导认可,“战场”检验效益倍增,在全军信息化条件下战法创新集训中一展风采。
那年,部队受命进入常态化高值班,罗寅生和同事铆在作战室攻关数日,建立平战转换指挥机构、完善作战值班规范运行机制,研究细化数十余种战备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探索的“四级待战值班模式”被上级推广。
2015年1月21日,习视察火箭军某时,要求部队“随时能战、准时发射、有效毁伤”。罗寅生与同事夙夜攻关深研细谋,把12字核心能力标准细化为6类37项具体措施,真抓实做推动习强军思想落地生根。
“导弹弹道有多远,目光就要看多远!”这是罗寅生练兵备战最深切的感受。全营组织战备教育,他大家:“导弹是超视距作战,对手‘看不见’,但必须‘看得清’!”
身在的导弹军营,罗寅生的目光却穿越了千山万水,带领官兵把作战对手的兵力部署、武器性能、作战模式、重要目标等研究作为基本功,推行“三情”日研判、军情周播报、敌情动态月报告制度。浩渺烟海中,对手搅动的一丝波澜都会拨动他的神经。
“思想上缺乏敌情观念,是我们的头号‘敌人’,只有绷紧实战这根弦,实战化才能落到实处”,罗寅生始终这样自己。踏入旅里大门时,他铭记“怕死莫当巡航兵、享受莫进巡航门、不想打仗莫做巡航人”的“三莫”旅训,经常以此官兵。
去年,电视里一条不起眼的军事新闻,引起罗寅生注意。他连夜带着官兵进行部队转进、兵力部署、战法运用等方案修订,拟制出应对不同突发情况的“作战行动图”。第二天一早,当旅领导通报军情,召集研究应对之策,罗寅生已经将一份颇为成熟的作战方案摆上案头,很多想法与旅领导不谋而合。
罗寅生走马上任当营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梳理创建“对手信息库”,经常带着官兵研究敌情、研判形势、对策,把自己练成了全旅响当当的“活三情”,还带出一批“战场通”。去年底,旅组织“三情”知识考核,罗寅生带领全营夺得第一。
思战研战,渐成习惯。远方的战火,早已点燃罗寅生心中永不熄灭的“烽火台”,他步履匆匆追赶着打仗的脚步,带领官兵仗剑挽弓,随时等待那一声号令。
2017年7月,朱日和联合训练,火箭军成立后的首次精彩亮相。罗寅生带领发射六营官兵驾驭新型“点穴利器”出征。
铁流滚滚,长剑向天。“点火!”随着罗寅生一声声宏亮的口令,一发发巡航导弹出鞘扬威,精确命中目标,现场观战的军委给予高度赞誉。
剑不离弦,兵不卸甲。罗寅生来不及享受发发命中的喜悦,带领官兵参加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以威武雄壮的阵容、磅礴恢弘的气势,光荣地接受了习的检阅,也向全世界展示了火箭军“巡航导弹第一旅”的崭新风采。
快速突击和精确打击是巡航导弹两项重要的作战能力。一次,罗寅生参加训练考核发现,技术分队完成导弹升级测试,时间越短,战斗发射就越快、突击能力就越强。
研战有道,才能胜战有数。为让手中“点穴利器”更快更准,罗寅生开始琢磨优化升级测试流程。这一消息传开后,在全旅上下引发不小反响。有的认为,导弹测试流程沿用已久,形成了固定的操作规范不能轻易改变;有的认为,上级对此已认可,何必跟自己过不去……。
“操作快一秒,胜算多一分”,罗寅生却认为,备战打仗的事一刻也不能耽误!他与作训参谋踏遍所有阵地、拿着秒表一个个环节测算,将冗余时间缩减到最低限度。
经过训练论证,罗寅生将测试时间缩短了三分之一,为快速发射赢得了宝贵时间。经反复实践检验,某新型导弹技术阵地测试流程优化方案被火箭军定为新战标,一直沿用至今。
这是一次全军战法创新集训,也是这支巡航劲旅首次成建制成规模展示整体作战实力。全军“王牌部队”云集,纷纷使出各自“看家本领”。旅领导把这一集训任务筹划交给了时任作训科科长的罗寅生。
“瞄准强敌,把战法具体到打击方式和打击目标上,有利于检验提高部队实战能力!”罗寅生大胆设想、小心求证,经数十次研判分析,创新提出一种新的训法战法。
通过上级联合评审后,他着眼从难从严从险部队,提兵随时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梳理出30多个制约战斗力建设瓶颈问题,制定20多条加快实现战略能力跃升的措施,“逼”这支“导弹新锐”提升实战能力。
利剑佩身,沙场扬威。实射当天,该旅成功发射数发新型巡航导弹,发发实现“指哪打哪”、精确命中目标,赢得军委和参演部队一致好评。
此次演练标志着该新型导弹一剑封喉本领已展露锋芒,罗寅生和同事们探索的又一新战法得到“沙场检验”,成为新质战斗力增长的“新引擎”。
新的颁发后,对导弹部队夜训时间及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初,罗寅生主动向机关申请由他所在发射营开展试训规范任务。
“新质战斗力生成亟需趟新”。为使新大纲要求落实到每一个训练课目、每一个操作战位、每一个参与要素,他把夜训细化为基础科目、技战术融合、全流程全要素综合演练等训练内容,在训练时间和标准上开展抗疲劳、抗焦躁、抗饥饿和倒时差训练。经过探索试训,“三抗一倒”新训法成了旅贯彻落实新大纲的有力抓手。
一次野外驻训,天气骤变,下起瓢泼大雨。有人,出于安全考虑,训练先停一停。罗寅生却认为:“越有风险,越是练兵好时机。”
当天,他组织部队按级分类推开极限、极限效能、极限生理训练,对夜间陌生地域冒雨机动、深夜临时转换战场部署、夜间全流程多波次发射等课目进行强化训练,使部队极端天候条件下的实战能力不断提高。
翻开罗寅生军旅履历,他始终身处备战打仗一线,在深山密林潜心砺剑,戈壁大漠摆兵布阵,林海雪原对抗演兵,探索总结30多项战法训法,使“导弹新锐”精确打击能力、全域作战能力实现新跨越。
2017年3月,作为全旅“首席”的罗寅生到重组后的发射营当营长,很多人都替他捏一把汗:该营建设基础薄弱、营级单位中实弹发射最少、重组后人员来自11个单位,合心合力尚需时日,要想“杀出重围”谈何容易。
然而,罗寅生带兵打仗的业绩令人刮目相看:重组2个多月,在全旅野战化驻训考核中名列第一;组建4个月,成功发射导弹数发,参加沙场阅兵接受习检阅;今年初全旅群众性练兵比武活动,43个人次进入全旅前三甲,再次蝉联“冠军营”。
重组,换羽。不少人纷纷登门取经,罗寅生的经验并不复杂:武器装备越先进,剑法越得多几招,打仗既需要剽悍体格、昂扬斗志,更需要敏锐反应、创新思维。
站在全营官兵面前,罗寅生说的更加直接:“作为新时代军人,驾驭信息化装备,不能靠蛮干苦熬,子弹是喂不出神枪手的,打仗要学会动脑子。”
当营长第一次野外驻训,部队连续转换部署地域,罗寅生发现,以建制班为单位搭设宿营帐篷,再加上给养、卫勤等保障要素,摆开一,搭设和撤收都费时费力。
时不我待。军人的时间历来以分秒计算,要赢得未来战争的“制胜权”,必须争取比金子还珍贵的分分秒秒。
他找来训练,现场开起“诸葛亮会”,打破沿袭多年的惯例,按照作战单元分组,改用单兵帐篷随车携行,保障要素一律搭上“车轮子”,一座“车载营盘”出现在演兵场上。
时隔不久的一个深夜,接到上级部署转换命令,有的营尚未拆完床板,罗寅生带领全营已经消失夜色中。这一做法,全旅推广,部队“随时能战”状态大为提升。
爱琢磨、方法多、思活,这是官兵对罗寅生的评价。旅田涛说,他是全旅出了名的“点子大王”,近几年全旅的新战法训法,大多都有他的功劳。
当作训参谋,第一次拟制全旅驻训方案,动笔之前他把上级关于军事训练的要求悉数研透,又把兄弟单位“三个连续”“六个临时”等训法经验“本土化嫁接”,博采众长形成全新方案,成为该型导弹驻训演练的“教科书”。
当作训科长后,正好赶上作战能力阶段性评估,罗寅生研究建立起一套涵盖全旅战斗力的评估系统,对每一处细节末梢的战斗力生成都做到心中有数,这套系统成为全的“模板”。
时隔不久,该旅武器装备换型转训,罗寅生主动请缨,带领训练优化导弹测试流程,单发测试时间、连续测试间隔大为缩短,创新写入新战标,在该型导弹部队全面推广。
罗寅生走马上任营长后,潜心摸索新组建单位组训施训特点规律,突破常规采取“新号手重点训、老号手交叉训、备份号手强化训”的方法,分餐施训、边训边考、逐个过关,全面打牢专业基础。他把旅里的专业蓝军分队请来,融入战斗发射全程,开展反侦察、防精确打击、防地面破袭、防网电、防核化袭击“一反”和抗疲劳、抗饥饿、抗焦躁、倒时差训练,提升营队应急应变应难的能力。
厉兵秣马,只为一剑封喉。营队重组不到一个月就顺利通过作战编组能力考核认证,不到2个月就以全优成绩拿到实弹发射“入场券”,连续2次夺得旅练兵竞赛第一名,成为响当当的尖兵营。
“武器装备越先进,剑法越要练精练活”,罗寅生始终这样认为。从“优秀参谋”到“金牌营长”,他集智攻关破解巡航导弹训法战法创新、作战值班规范运行等10多个制约战斗力的课题,探索某型导弹技术阵地测试流程优化、某型导弹精确发射等一批训练创新,填补了巡航导弹部队训练空白。
初夏,兵进大漠,长剑引弓待发。一场信息化条件下的“导弹战”激烈打响,多发新型巡航导弹携雷裹电直刺。
千里之外的另一个战场,罗寅生坐阵营指挥方舱作战席位,脸上露出胜利的笑容:此役,他探索的“合成营”训练新模式检验。
“巡航导弹第一旅”装备的是我军实施精打要害、克敌制胜的“杀手锏”主战装备,面对世界军事变革的汹涌浪潮,“利剑”能否随时出鞘克敌制胜?
“一流武器需要一流精兵”,拥有先进武器装备,更要让每个战士都成为熟练驾驭新武器的导弹精兵,罗寅生深谙其理。
下士韩晨能成为全旅最年轻的发射指挥长,连他自己都没想到。他坦言,自己的成长是罗营长“逼”出来的。
去年,营队刚刚组建,人才短缺,罗寅生打破旅里没有下士担任指挥长的先例,让普通号手韩晨担任这一重要角色。
没想到,此举刚出,有官兵好心罗营长不能冒失行事,导弹装备价值连城,指挥操作稍有闪失带来后果可想而知,没必要冒这样的风险!
韩晨能够被重用,绝非罗寅生心血来潮。调入该营前,营连领导通过了解发现,小韩学习能力强,担任发射号手一年多,不仅对本号位专业十分精通,而且懂导弹原理、能操作其他号位,是个指挥长的合适苗子。
上任后,罗寅生把他安排到指挥长岗位强化训练,把手给他传授应急排故和技战术训练知识。韩晨虚心好学,不断淬强实战本领。
去年底,韩晨带领发射架成功通过上级组织的实战能力检验评估考核,前不久,又在全旅单元能力考核中,取得第二名的好成绩。他还多次组织参加跨区机动发射、实战演练,次次成功,成为一个的导弹精兵。
让每名官兵都能打胜仗!罗寅生既有砺人育人的胆魄,也有“宝刀”赠人的气魄。义务兵孙政对此感受很深。
去年7月,全军举行联合演习,任务落到了罗寅生带的这个发射营身上,大家跃跃欲试、翘首以待。可当参加实弹发射号手名单公布时,全旅引起不小热议。
这是全军演习,发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旅队荣誉,也影响火箭军的声誉。由列兵担任主要操作号手发射导弹,在该旅历史上还是头一回。
“宁可在演练中丢分,决不能在战场上丢命,培养打仗人才不能被旧框框手脚”,罗寅生态度,果断把孙政定位为发射号手。
熟悉罗营长的人知道,他不是蛮干胡来,而是量才为用。同批新兵中,孙政的电子线和识图制图考核多次全旅第一;新兵导弹专业集训和实装操作考核,他次次名列前茅……
为了帮孙政提高操作能力,罗寅生亲自当教员,面对面教专业理论,手把手教操作技能。演习当天,孙政克服恶劣天气影响,亲手将导弹送上蓝天,开创新型导弹发射多个首次。去年底,小孙高票当选旅十大“巡航人物”。
显威凭良才,列阵仰精兵。罗寅生认为,对战士最好的爱,就是带上战场能活着回来;对战士生命负责,是最大的负责。
上等兵张戈,去年初由兄弟单位抽组来到这个营。刚到营里时,专业理论、军体训练成绩都不是很理想,他产生了自暴自弃的想法,尽管连排反复做工作,但收效甚微。
“战场没有多余士兵,不能让每一个人掉队!”罗寅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针对小张体能弱项帮他分析原因、制定强化训练计划,教他专业学习方法,给他交任务压担子。
经过一番努力,小张发生的变化。去年底群众性大练兵比武,他取得本号位全营第一的好成绩,成为全旅为数不多、担任重要岗位号手的义务兵。
“平时丢分事小,战时丢命事大”,罗寅生对官兵们要求极其严格,与实战不符的事不干,与打赢无关的工作不做,硬起手腕扫除和平积弊、摒弃虚假之功。
栉风沐雨砺神剑,戮力同心谋打赢。罗寅生先后帮带培养出22名科长、营连长,7人选调到上级机关。他担任营长以来,营队在上级比武竞赛中夺得专业理论、实装操作等20多项第一,成为响当当的“标杆营”“王牌营”。
本文由 325游戏(m.325games.com)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