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军事历史> 文章内容

许宏携新书《中国通史大师课》向读者解读早期中国

※发布时间:2019-12-8 8:35:47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说起早期中国,怕是没有人比许先生更有发言权。 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夏商周研究室主任,二里头队队长。11月17日,许宏来到了有着近600年历史的隆福寺,做客全新文化空间更读书社·东城隆福店,参与由博集天卷、新亚文化、更读书社共同举办的《中国通史大师课》新书分享会,与读者解读早期中国。

  活动开始时,现场安置的100个座椅,座无虚席,甚至还有不少读者全程站在外围旁听。活动时间虽然只有1小时,但许宏准备了40多页PPT,这一切都是为了读者能更好地了解早期中国。他表示,教科书和《中国通史大师课》上每加一句话或每删去几个字,其背后都蕴含着相关人员的努力。

  许宏表示,他以前在生产队当小队长,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一点官架子都没有。而这种脚踏实地的工作和生活态度,一直伴随着许宏。

  在分享中,许宏讲述了他带领团队发现二里头遗址的过程:“第一把刷子发掘;第二把刷子钻探;第三把刷子,调查、钻探、发掘,再进入新的整理。大家看就是锅碗瓢盆,瓢瓢罐罐,然后就在大量的碎片中一点点拼,合并同类项。最后只有极少部分能够成为可复原,大量的根本就拼不完整,因为有的就是在垃圾坑里边发现的,我们就这样一点一点的来搞清楚它们的年代,功能等各方面的情况。”

  在二里头,他常开玩笑说自己是考古学界做不动产,学术界叫聚落形态,道网络。的确如此,许宏是第一个敢于在平面图上画出这条遗址的边缘线的人。在不断地探索和发掘中,他带着团队发现了中国最早的多进院落的宫室建筑群。

  众所周知,二里头遗址在中国文明史上既不是最早的也不是最大的,那么其重要性何在?许宏是这么解读的,“它重要就重要在它有这些东西前不见古人,向后面了诸多制度的先河,这就是二里头的重要地位。那么然后我们辛辛苦苦的挖了这么长时间,三代队长实际上加上小兵,从10后到90后,已经不止三代人了。”

  那么,如何把考古发现变成文明的食粮?许宏带领他的团队花了7年多,整理出五大本二里头报告,共四五百万字,62位作者,2000块钱一套,全球范围内印上1200套。可这书历史学家都觉得读不懂。为什么呢?许宏说这就相当于我们把无字地书先变成了文言文,大家一般文化人还读不懂,怎么办?

  于是许宏做了一个尝试,他用20年来的积累,写成《最早的中国》、两版《何以中国》、以及《大都无城》这四本小书。他一直在努力把这些读者读起来头疼的东西,变成读者愿意和能够读进去的东西,而关于早期中国所有重要知识和综合和融会在《中国通史大师课》的第一部分。

  当被问及这20年的最大的收获,许宏表示:“要用一句线年的最大的收获的线年画了几道线,中国最早的井陉大道,城市主干道,往中国最早的宫城、紫禁城,中国最早的带有中轴线布局的这个宫室建筑群,中国最早的多进院落,中国最早的为原官营手工业作坊区,也就是中国最早的国家高科技产业。这些都是本人做不动产的,在这20年里边带领自己的团队做出来的这几条线年有没有什么遗憾,许宏表示:“遗憾肯定是有的,因为大家知道考古学是一门经验性学科,等于就是说老师傅肯定就比年轻人经验多。而且考古发掘就是一个试错的过程。到现在为止,尽管本人从考古学界的小兵到老兵了,但是顶多也只能说你错的比年轻人稍微乔四玩死过的女人少一点而已。我把这个接力棒交给我的副手,年轻学者,我就是没有任何眷恋,因为大家知道三代队长挖了60年,几代人挖了60年,我们只挖了遗址现存面积的1%多一点,不到2%,子子孙孙无穷匮也,我相信在我的在更年轻的学者里边,二里头考古必将都邑的更大的辉煌。 ”

  通过这次分享会,希望许宏的考古,可以给迷茫的读者一些激励,拿出脚踏实地的干劲,和敢于试错的勇气,帮我们在日后的工作中收获更好的。

  

关键词:中国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