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 厥 概述 厥者,逆也,气逆则乱,故忽为眩仆脱厥, 是名为厥。”厥有阻厥之意,心厥意指因劳累、 寒冷、饥饱、情绪刺激等原因引起的心脉闭塞不 通之患。因起病急骤,病势危重,变化较快,临 床以心痛甚,汗出肢冷,口唇青紫为特点,故名 心厥,又名痛。 本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在气候骤变或 寒冷季节发病率相对增高,以老年人为多见, 但近年随着饮食结构的改变及起居的失调,发 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其诱发因素多与劳累, 寒冷,饮食不节,情绪刺激等有关. 关于本病的记载, 首见于《灵枢· 厥病》:痛, 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素问· 厥 论》:“手少阴心主厥逆,…… 心痛引喉,死不可 治”;《》中亦称 “心厥则死” 《诸病源候 论》等中记有:“心之藏君火也,是神灵之舍,与手少阴 之正经,邪皆不得而伤.其受伤者, 乃手心主包络也,如包 络引入于心之正经藏而痛者, 则谓之痛.”《杂病源 流犀烛》中也记载:“素无心病卒然大痛无声,咬牙切 齿,舌青气冷,汗出不休,手足青至节,冷如冰,是谓痛, 内外邪犯心之包络,或他脏之邪犯心之支脉,故心亦痛, 此厥心痛也。” 《医门法律》中更明确的提出厥心痛 与痛的区别 :“厥心痛,乃中脏发寒而痛,寒逆心 包,去痛一耳间。” 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认识皆同于《内经》中对 痛症状的描述.关于本病的治疗,明清之前诸医家皆认 为此病 “死不可治”,直至明清时期,不少医家医著, 如方隅《医林绳墨》,陈士铎《辨证录》虞抟《医林正 传》,林佩琴《类证治裁》皆摆脱了痛不能就治的 成说,提出“亦未尝不能生”.的卓见,且列出以温药为 主的救治方药,如“痛,……急温散其寒,亦死中求 活也”, “治痛,用猪心煎汤入麻黄,肉桂,干姜,附 子服之,以散其寒,或可死中”。上述观点,为后世 治疗该病奠定了基础。时值今日,本病亦非为“死病”, 经多年的临床研究,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很大进展, 以郭世魁、陈可冀、邓铁涛、任继学等医家为代表,治 疗该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抗心梗合剂、复律保 心平等一系列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剂。 病 象 两乳之中、鸠尾之间出现持续性、压榨性、 及难以的疼痛,休息及含服芳香温通药不 能缓解者。伴有心悸、胸闷、气短、肢厥、发 热、纳呆、自汗、烦躁、发绀、肢沉;严重者 伴有倚息不能平卧,咳唾粉红色泡沫痰,濒死感 或四肢厥冷,大汗淋漓,面色苍白,或心悸不宁, 脉沉细或脉微欲绝,或促、结、代等。 病 位 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因为心 之生理活动赖之以助之(心肝相通),肾精濡 养以敛之、脾之生化、转输以升清降浊、鼓舞 心阳。在疾病发展过程中,脾虚、肝肾不足占 有主导地位。 病类、病性、病程 病类 :分缓、急两类. 病性 :本病为本虚标实之病,以心之气、血、阴、 阳虚为本,气滞、血瘀、痰阻、寒凝为标. 病程 :急性发作病程短,数小时至1个月;整个 病程长,可达1个月~6个月。 病 因 病 机 病机关键:心脉闭塞。 主要为痰浊瘀阻于心之脉络或毛脉,闭塞不通,营 气不行,内陷腠理,心脉闭塞,心失所养而发。由于长 期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逸失调,肝肾亏虚等,而致 心的气、血、阴、阳不足及肝脾肾功能失调,致使痰浊、 瘀血等病理产物渐阻于心脉。在情绪激动、饱餐之后、 劳累过度、寒冷刺激等诱因作用下,使心之脉络闭塞而 发为心厥。 老年体弱 年老之人,肾气渐衰。肾阳虚衰则不能鼓 动五脏之阳,引起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血脉 失于温煦;肾阴亏虚,则不能五脏之阴, 使心阴内耗,心阴亏虚,脉道湿润;又心肾相 交,今肾精亏损,精亏则不能上奉于心,使心 阴不足,心阳不敛,不能下交于肾,则心肾相 交和互济功能遭到,心营不畅,适遇 过劳或大寒犯心,则使心脉挛急,营血瘀阻, 进而闭塞而发为心厥。 饮食不当 恣食肥甘厚味,日久损失脾胃,运化失司, 聚湿生痰,痰浊闭阻阳气,使清阳不展,气机不 畅,心脉痹阻;痰浊久留不除,阻于脉络,使脉 道不畅,适遇饮食不当,饮酒无度或过饱,酒性 刚烈,伤阴耗气,过饱则使脾气呆滞,胃腐熟无 能,津血骤然不能上行于心脉,使心脉闭塞,发 为心厥。 情志失调 忧思伤脾,思则气结,脾气呆滞,运 化失司,升降失调,津液不得输布,聚 而为痰,痰瘀互结,心脉痹阻;恚怒伤 肝,肝郁气滞,气滞则血瘀;或郁久化 火,灼津成痰,气滞痰浊闭阻于心脉。 突遇情绪刺激,惊则气乱,恐则气下, 喜则气缓,气机逆乱,夹痰夹瘀,使脉 道闭塞,则发此病。 寒邪内侵 素体阳虚,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乘虚而入, 寒凝气滞,胸阳不振,血行不畅,突遇寒冷刺 激,大寒犯心,寒则伤阳,性主收引,致使心 脉挛急,营血瘀阻,如瘀阻不畅,则心脉闭塞, 遂发本病。 1、一般年龄在40岁以上,具有心痛的病史,常因寒冷刺激,饱 餐之后,劳累过度,情绪激动而诱发。 2、两乳之中、鸠尾之间出现持续性、压榨性、及难以的疼 痛,休息及含服芳香温通药不能缓解者。伴有心悸、胸闷、气 短、肢厥、发热、纳呆、自汗、烦躁、发绀、肢沉;严重者伴 有倚息不能平卧,咳唾粉红色泡沫痰,濒死感或四肢厥冷,大汗 淋漓,面色苍白,或心悸不宁,脉沉细或脉微欲绝,或促、结、代 等。 3、实验室检查: 心电图示:病Q波,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且 心电图改变呈动态变化,出现急性缺血、损伤和坏死的典型衍 变过程。 心肌酶:(CPK、CPK-MB、LDH、AST)增高,有肯定性的心肌 酶变化。参考检查项目:白细胞总数,血沉。 诊 断 鉴别诊断(一) 1、胸痹心痛(冠心病心绞痛) 两乳之中、鸠尾之间突发憋闷而痛,其痛持续时间较胸 痹心厥短,多为2—15分钟,其痛轻,休息及含服芳香温通 药大多缓解。无胸痹心厥、心水、心脱并病。心电图无病理 性Q波,S—T段压低。或虽有S—T段呈弓背向上抬高,无 ST—T动态变化,无肯定性心肌酶变化。 2、胃脘痛(古医书常将胃脘痛与胸痹统称为心痛) 胃脘痛疼痛部位在上腹部,有压痛点,以胀痛为主,持 续时间长。纳呆,恶心,,泛酸,嘈杂,脘胀。借助胃 肠造影,纤维镜,心电检查可鉴别。 鉴别诊断 (二) 3、胸痛(以胸膜、肺、气管疾患为主) 疼痛多在咳嗽、呼吸、转侧时加重。咳嗽,咳痰 或咳血,气短,喘息或喉鸣。借助X线,心电图检 查可鉴别。 4、胁痛(以肝胆、胰腺疾患为主) 肝胆疾患疼痛在右胁部,肋缘下压痛,胰腺病变 疼痛在左胁部。厌油腻,厌食,乏力,恶心,, 黄疸,或发热。肝胆、胰腺B超,心电图,肝功能,血 尿淀粉酶检查可鉴别。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1) 辨疼痛性质 刺痛:多由血瘀或痰瘀互 结所致;灼痛:多由阴虚或痰火所致; 绞痛:多由阳虚阴寒凝滞所致;闷痛: 兼胁胀,善太息者属气滞;兼痰涎,阴 天易作,苔腻者属痰浊;兼气滞,心慌者 属气不足。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2) 辨气、血、阴、阳虚 气虚者:,气短,心慌, 舌淡、胖嫩或有齿痕,脉濡或沉细结代。阳虚者:在 气虚基础上伴有畏寒肢冷,倦怠,自汗,面白, 舌 淡、胖嫩,脉沉细或沉迟.血虚者:心悸怔忡,失眠多 梦,面色淡而无华,脉细或涩。阴虚者:在血虚基础 上伴有心烦,口干,盗汗,舌红少苔,脉数或促。阳脱 者:四肢厥冷,大含淋漓,表情淡漠,面色苍白或黯淡 或淡红,舌质黯淡,脉微欲绝。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3) 辨气滞、血瘀、痰阻、寒凝 气滞者:心胸闷痛, 憋闷,胁肋胀痛、苔薄白,脉弦细弱;血瘀者: 心 前区刺痛,面色晦暗,口唇爪甲青暗 舌质紫暗或有 瘀斑,脉多沉涩,或结、促、代,或有雀啄之象。 痰阻者:心区闷痛,肢体沉重,恶心头晕,面白虚浮, 舌体大有齿痕,苔白腻或黄腻,脉濡或滑。寒凝者: 心区绞痛,四肢逆冷,面色青白,舌质淡,苔薄白,脉 伏,沉细或迟缓。。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4) 辨舌苔脉象 薄白苔:常见于早期或恢复期,主气 虚,一般病情较轻,预后较好.腻苔:多见于急性期, 为痰浊明显,病情较重.黑褐苔:属阴液枯竭,多属病 情危笃.舌质光红:为阴津欲脱,病情危重,提示预后 不良.紫黯、瘀斑舌:为血瘀,反映淤血与高凝、高 粘、缺氧等有关。淡黯舌或兼舌体胖大有齿痕:多 为气虚血瘀。沉滑脉见于痰浊内阻。沉细脉见于虚 寒。痛甚者脉必伏或数或涩。急性期左寸、右尺常 呈细弱或沉细弱之象。脉微欲绝者见于阳脱。 辨证论治—辨证要点(5) 辨病情顺逆 (1)如疼痛不缓解或加重者,病情较 重或进展;如疼痛逐渐缓解者,病情好转。(2)如病 程中出现躁动不安者,病情重,预后差;(3)如不烦 不躁者,预后佳。 (4)舌苔由薄变为厚腻,颜色由 浅变深者,病情进展,多数逆证; (5)舌苔由厚变为 薄腻,颜色由深变浅者,病情好转,多数顺证。 (6) 如无心悸、心衰、心脱并病出现者,病情轻,预后佳; (7) 如出现心悸、心衰、心脱并病者,病情重,预 后差。 辨证论治—治疗原则 急则治标:标实指气滞、血瘀、痰阻、寒凝, 故以芳香温通,豁痰通络、宣痹通阳、祛瘀生 新、镇静止悸为治法。 缓则治本:本虚指气血虚,故以益气养 血滋阴补阳、调肝益肾为治法。总之要通补兼 施,达到平衡,气血得生,气机畅通,痰 瘀除而正气恢复。 。 急 救 处 理 1、立即进入CCU病室。 2、24小时低流量吸氧。 3、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保持情绪稳定,;清淡饮 食,保持大便通畅,便干者,立即通便,不可用力排便; 防止褥疮发生,注意生命指征变化。 4、镇痛复律:复律保心汤加减(金银花150.0 当归 150.0 玄参150.0 黄精20.0 白芍30.0 麦冬50.0 醋柴 胡15.0 醋青皮15.0 醋常山10.0 甘草5.0)祛瘀生新, 止悸镇痛,调肝理气,益肾养阴,20ml,日3次,口服。 神昏者可鼻饲给药,疼痛不缓解,罂粟碱30mg,日3次, 肌注,或度冷丁50—100mg肌注。 5、速效救心丸 5粒,日3次,口服。急发疼 痛时10粒,舌下含服10-15粒,或银杏叶片2 片,1日3次口服;或心可舒4片 1日3次口服。 6、参麦注射液60—120ml加入5%或10%葡萄糖 100ml中(或等量生理盐水)每日一次,静脉 滴注。 7、葛根素注射液0.5g加入5%或10%葡萄糖 300ml中,日1次静点。 8、预防感染:穿琥宁注射液,400ml加入5%葡 萄糖250ml中日1 次,静脉滴注。 9、立即通便,大黄粉15.0,粘大米50.0,研末, 蜂蜜适当,调匀,每次10g,日3 次,口服。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1) 痰浊闭塞证: 临床表现:心区痞痛,胀痛彻背,如物之塞,恶心, 脘腹胀满、纳呆、烦闷、头晕,舌体肥胖有齿痕,舌 质淡,苔白腻,脉弦滑或 沉濡而滑。 治法:温阳涤痰,活络止痛。 方药:栝楼薤白半夏汤《金匱要略》 加减 :①舌隐青或有瘀斑者,加郁金,,丹参,红花,降 香,赤勺,等.②脘闷纳呆重者加干姜,陈皮,白寇。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2) 气滞血瘀证: 临床表现:心前区刺痛,气促,口唇爪甲青暗,心悸,胸闷,脘胀, 易怒。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苔少或淡灰而腻,脉多沉涩,或结、 促、代,或有雀啄之象。 治法:理气化瘀,导滞止痛 方药:血府逐瘀汤《医林改错》 加减:①气滞重者加栝楼、薤白。②心悸失眠重者加炒枣仁,茯神。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3) 阴血虚证: 临床表现::心区烦闷而痛,头晕。口干,五心烦 热,舌深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促、代。 治法:滋阴补血,活络止痛。 方药:桃红四物汤送服六味地黄丸 加减:①腰酸者加枸杞子,杜仲。②失眠多梦者加炒 枣仁、合欢。 辨证论治—分证论治(4) 阳气虚证: 气短,自汗,,舌淡胖,苔白,脉沉细而迟或结、 代。 临床表现 :前世死因分析测试心前区闷痛,动则尤甚,畏寒肢冷, 兼证: 治法:补(温)阳益气,活络止痛 方药:十四味建中汤《和剂局方》 加减:①心悸,肢冷重者加制附子、桂枝。②者加 地肤子,泽泻。 其他疗法 1、针灸疗法:针刺内关、 膻中,每15 分钟捻转一次,至痛止为止。 2、通心膏敷心俞,膻中以止痛。 转归与预后 本病的发生在6小时~1周时间是判断其预 后的关键时刻,此时如无心衰、心悸、 心脱并病的出现,一般预后较好。如出 现并病,则预后较差,尤其出现心脱, 病情多难以逆转。 预防及调护(一) 预防方面:避免寒冷刺激,随季节变化或天气变化 随时加减衣被;避免过劳,患有心脏病病人避免外 出旅行,避免提、扛重物及超负荷劳作;避免情绪 激动,少看或不看恐怖性、刺激性强烈的电视节目, 尽量不看球类比赛,少参加一些婚丧等大型活动; 注意饮食,少食辛辣及刺激性食物,少食肥甘厚味, 忌暴饮暴食,尤其晚饭不宜过饱。 预防及调护(二) 护理方面:如怀疑或已确诊为本病时,立即卧床,不 能活动。发病1-3天不能翻身,只做按摩,如病情稳定, 3-7天可以在床上翻身,1周后病情稳定者可以床上小 坐,2周后可以在床边轻微活动,3周后可以室内活动, 4周后可以在走廊缓慢行走,以后视病情逐渐加大运动 量,半年以内皆视为恢复期,此期间不宜剧烈运动。 做好心理护理也很重要。此类患者一般有两种心态, 一是恐惧心理,对这样患者要以适当的语言进行心理 安慰,减轻心理负担; 预防及调护(三) 另外一种病人抱着无所谓的心理,对这样的患者要向 其交待病情的危重性及后果,尤其向随员交待清楚护 理的重要性,避免以外的发生。另外,还要做好情志 护理,避免患者情绪不稳,产生烦躁、恐惧、激动、 悲观等情绪变化。防止大便干燥很重要,定时服用益 胃通阻散。防止褥疮,尤其是对年纪大或患有脑血栓 的患者。饮食宜清淡,发病3天内以流食为主,昏迷 者可鼻饲,3天后可改半流食或清淡饮食,1周后加食 少量水果及新鲜蔬菜,病情稳定后,忌食辛辣,忌肥 甘厚味,忌烟酒。 小 结 心厥是心痛的进一步发展,因起病急骤,病势危 重,变化较快,临床以心痛甚,汗出肢冷,口唇青紫 为主要特点,故称为心厥。其病位主要在心,发生与 肝、脾、肾关系密切,其病性为本虚标实,其本为心 之气、血、阴、阳亏虚,其标为气滞、血瘀、痰阻、 寒凝。病机关键为心脉闭塞。多在情绪激动、饱餐之 后、劳累过度、寒冷刺激等因素作用下而诱发。治疗 当急则治标,缓则治本。临床常见痰浊闭塞、气滞血 瘀、阴血虚、阳气虚4种证候变化。如无并病出现, 治疗较易,否则治疗较难,预后差。护理很重要,应 做好心理护理及加强功能锻炼提高生命质量。 典型病例 患者靳X,男,56岁,干部,住院号:4053, 入院时间:2005年4月9 日9:30时。 患者缘于2个半小时前于急速奔跑中出现胸闷 不适,伴大汗,心悸症状,经休息亦不缓解, 后到我院急诊室就诊,心电图示:Ⅱ、Ⅲ、 AVF导联 ST段上抬约0.2-0.3mV,疑为急性 下壁心肌梗死而收入我病区。现症:胸闷不适 持续不缓解,气促,心悸,大汗出,乏力,轻 度恶心,无,纳差,二便正常。既往患高 血压病15年,血压不稳定。 中医诊断:痛 心脉瘀阻 处置: 1、吸氧,心电监护,流质饮食。 2、再灌注治疗: 尿激酶150万U加入5%葡萄糖100ml 中,30分钟内静点。 3、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300mg,刻下口服,之后阿 司匹林150mg,1/日,口服。 4、静瘀通络中药: 博迈0.75g加入5%葡萄糖250ml中, 1/日,静点。 5、扩冠治疗: 10mg,加入5%葡萄糖 250ml中,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