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明海英 通讯员军 罗家珍)上海大学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合举办的“首届中国三线建设史研究工作坊”日前在江西南昌举行。
来自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四川外国语大学、三峡大学、上海社科院等24所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军事历史》《史林》《贵州社会科学》等期刊社编辑,以及三线建设亲历者与所在地代表50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新时代中国三线建设史学术研究、三线建设遗产开发与利用、三线建设学科体系构建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近年来,三线建设史研究渐成为国史研究的热点之一,上海大学徐有威教授和吕建昌教授、四川大学李德英教授先后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三线建设史的本体研究是此次研讨会的热点议题。四川大学李德英教授和张杨助理教授,结合档案文献和史资料,分别探讨了西南地区三线建设所呈现的“厂社结合模式”和工农关系良性互动问题。东北师范大学李彩华教授则从援建机构、原则、形式、布局等肯定了东北地区“对口援建”西南、西北和中南地区三线建设所做出的重大历史贡献。此外,与会学者还纷纷就西南、中南、华南、华东、东北等地区的三线建设在实施与调迁时期,以及后三线建设时代的所呈现的诸多共性与地区差异性等重大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与对话交流。薄熙莹黄菊自杀真相
多学科交叉研究是此次会议的最大亮点。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段伟从历史地理学视角,结合全球历史地缘结构、国内历史地理格局等深入考察三线建设的价值。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谭刚毅教授和徐利权教授等利用建筑学理论与方法,探讨三线建设工业遗存价值与问题。三峡大学青年学者冯明介绍了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和湖北省宜都市档案馆通过“馆校合作”方式,联合开展焦柳铁三线建设档案申报世界记忆遗产项目的工作情况,这不仅是国内三线建设档案研究与利用方面的新探索,也为学界充分利用地方档案馆藏档案文献开展三线建设学术研究提供新的借鉴。
三线建设史的学科建设问题受到高度关注。上海大学徐有威教授强调要重视三线建设史学科建设规划,注重三线建设档案文献、史资料和其他有关资料的搜集、整理与出版,加强对中国当代史的深切关怀。四川外国语大学张勇教授提出通过建立学术共同体,秉承学术之用、经世致用的指导思想,大历史、大交叉、大合作的三大视野,处理好宏观与微观研究、资料整理与理论研究、本学科与他学科、学界与社会的四对关系,争取将三线建设史研究打造成中国当代史和当代中国问题研究中最具影响力的研究领域。
通过热烈研讨,与会代表达成高度共识,一致认为:三线建设史研究和目前国史研究其他领域相比,具有许多潜在优势。学界应加强合作,扎实做好基础研究和学术工作,进一步提升三线建设史在国史研究中的学术地位和话语权,以彰显新时代三线建设史研究中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