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军事历史> 文章内容

中医师考试儿科复习资料:小儿肠痉挛

※发布时间:2018-12-15 22:09:53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小儿肠痉挛是由于肠壁平滑肌强烈收缩而引起的阵发性腹痛,婴儿至学龄儿童均可发生,但以婴儿期最多见。本病发生和体质有关,如对牛奶或某些食物过敏。诱因可有感冒、腹部受冷、暴食、大量冷食、高糖饮食导致肠内胀气、肠内寄生虫毒素刺激等。本病属中医“盘肠气痛”、“盘肠内吊痛”的范畴。环球网校

  由于护理不当,小儿脐腹部为风冷寒气,寒邪结于肠间,寒主收引,寒凝则气滞,不通,气血壅阻不行,因而突发腹部剧烈绞痛。或因乳食不节,或暴食过度,壅滞肠中,以致中焦气机受阻,郁而不通,升降失职,传导失司,故发为本病。

  1.阵发性剧烈腹痛,大声啼哭,常发生在夜间,面颊发红,口周苍白,腹部胀而紧张,双腿向上蜷起,下肢发冷,双手紧握。可伴有。

  l.寒凝气滞症状:腹部突然绞痛,啼哭曲腰,面色苍白,甚者额上汗出,手足发冷,喜用热敷,按揉得减,舌苔薄白,脉沉弦。

  证候分析:寒邪结于肠间,寒主收引,寒凝气滞,故腹部突然绞痛,啼哭曲腰,得热痛减。受寒后气血运行不畅,则可见面色苍白,手足欠温。舌白,脉沉弦为寒凝气滞的表现。

  2.乳食内积症状:腹部疼痛,曲腰啼哭,不思乳食,酸臭,大便不通,腹部胀气,痛即欲便,便后痛减,舌苔白腻,脉滑实。

  证候分析:乳食积滞,中焦气机受阻,不通则痛,故见腹痛啼哭,不思乳食,腹部胀气,痛即欲便,便后痛减。肠胃升降失职,故见大便不通,时有。苔白腻,脉滑实,均为乳食内积之象。

  加减:寒甚痛剧,加制川乌3克(先煎)、延胡索6~10克;腹部喜温热,加吴萸1.5~3克、小茴香1.5~3克;舌苔白腻,加厚朴3~6克、姜半夏3~6克。

  主方分析:良附丸为温中祛寒,行气止痛之方,方中高良姜温中暖胃,散寒止痛,而香附疏肝开郁,行气止痛。木香肉桂逐寒方为一张经验方,方中木香、肉桂、乌药、生姜温中理气止痛,砂仁理气,白芍缓急,茯苓健脾化湿。

  高良姜3~6克 香附3~6克 木香1.5~3克 乌药3~6克 白芍3~6克 延胡索3~6克肉桂1.5~3克 陈皮1.5~3克 砂仁1.5~3克(后下)甘草l.5~3克

  加减:大便秘结,加生大黄1.5~3克(后下)、权实3~6克;腹部胀满,加木香1.5~3克、青皮1.5~3克;舌苔黄腻,加黄连0.9~1.5克、山栀3~6克。

  主方分析:本方为理气燥湿之方。方中苍术、厚朴、陈皮、甘草健脾燥湿,香附、砂仁理气止痛,神曲、山碴、麦芽消食导滞,枳壳宽中理气,白芍缓急止痛。

  香附3~6克 砂仁1.5~3克(后下)苍术3~6克 厚朴3~6克 陈皮1.5~3克 神曲3~6克 山楂3~6克 白芍3~6克 枳壳1.5~3克谷麦芽各3~6克由于本病发病年龄以婴儿最多,故以上用药剂量均按婴幼儿年龄要求处方,用量偏小。

  l.针灸 取合谷、足三里、三阴交。脐上痛,加中院、梁门;脐周痛,加天枢、气海;脐下痛,加关元、中极。可加艾绒温针。

  3.热熨法 用豆鼓、生姜、葱白,捣烂同食盐一起炒热,熨脐腹部。也可用具有温中散寒止痛作用的暖脐膏,烘热软化后,贴于脐部。

  1.改进喂养方法,喂奶后轻轻拍背至暧气为止。如果由于吸奶过多而引起本病,须设法减少奶量,补充饮水量。

  净空法师近况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http://cdgw.hengpunai.cn:27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