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很多人家会带孩子在国内外旅行,旅行的时候,总希望孩子不要光是走马观花,而是能对当地的人文历史有所了解,长点知识。我们与大家分享几部很不错的历史纪录片,涉及的国家或地区都是现在的旅行热门目的地。有出游计划的话,可以先做课;没有出游计划,正好寒假里可以帮孩子长见识、开眼界。
这部《世界历史》是央视2008年制作的100集长篇纪录片,策划8年,走进62个国家,以人类社会发展史为题材,讲述了自远古人类起源到万隆会议的历史故事。
整体内容上来说,线条相对粗犷,算启蒙类的知识普及片。我看很多网友评价说,内容难度差不多相当于国内中学生历史课的水平。历史问题阐述的角度也很基础,比如:
虽然也有网友表示,有些历史问题阐释得有点教科书化了,评价标准和观点略显单一,但总体来说,对孩子对历史有个基本的认识,理清世界历史的脉络很有帮助。100集的长篇,全看完差不多50-60小时,寒假里可以好好补起来。
这部是PBS制作的纪录片,总长12小时,贯穿了整个美国的历史,内容基本上覆盖了美国的主旋律。与大多数讲述型的片子不同,这部纪录片里主要是由美国当代社会的人士,亲口讲述他们对历史的理解和分析。
比如,来的嘉宾有 好莱坞大牌梅姨,的创始人吉米·威尔士,美国前国务卿科林·鲍威尔等等。当然,也有哈佛大学等著名院校的历史专家,所以,虽然看上去像充满娱乐的脱口秀,但历史纪录片的本质还在。
除了讲述真实的历史,这部片子的制作人认为本纪录片也可看作是 “一场对话”。希望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讲述自己如何做一个美国的故事。
所以,你会发现,片中的各位名人对历史的评论里,充满了美国梦和美国的传递。檩子觉得,要想客观的了解一个国家,不如试着走入他们普通人民的内心,感受他们对自己国家的认知,这也是孩子作为未界的基本态度吧。
当然,如果是希望全面了解历史史实,这部是不够的,檩子推荐另一部1988年的纪录片《美国历史 (The American Experience)》,目前已经播了十几季,在美国基本作为学生的教辅资料来学习的。
我最初看到网友推荐这部片子时,以为又是BBC做的“大英宣传片”。本来一心想看看英国人拿走了咱紫禁城里哪些宝贝,结果一看才知道是日本人制作的。总共分为3集,分别讲述了大英博物馆中收藏的古代埃及、古代希腊以及日本的藏品。所以如果你是想了解馆藏的中国文物,这部片子大概不合适。
大英博物馆建馆于1753年,至今藏品约800万件。其中99%都不为人知地存在收藏库中,展示于众的只有1%。而这部纪录片主要关注的就是但还未公开的珍贵文物。
NHK的纪录片,配乐、解说和特效还是不错的。这部片子,通过文物和史料解读出很多与我们传统认知完全不同的另一面,看会之后,你会觉得相校掩藏在巨大下的古埃及平民,为了给“白色文明”立牌坊而去打磨带色彩的古希腊石雕更让人唏嘘...
卢浮宫大概是很多人到法国的必去之地,这样一个举世闻名的博物馆,经历了怎样错综复杂的发展,才演变成今天这一伟大的博物馆?这部纪录片讲述的就是这个故事。
全篇分为3集,分别是皇室之梦的、巴黎现代艺术之都、背后三个部分。讲述了卢浮宫从皇室到现代艺术中心的历史转变,卢浮宫内的无数艺术家、能工巧匠以及普通市民都为它的创立及艺术的发展作出的贡献。
其中最值得看的,是法国人用他们自己的视角概览了卢浮宫的几个重要场馆和艺术品,特别是17,18世纪法国油画的介绍最精彩。画中带入了卢浮宫本身的创建历史,用弗朗索瓦一世、亨利四世、易十四、拿破仑等法国国王的生平轶事这条线索来女人性饥渴的八大表现展现,特别有历史变迁感。
这部《新加坡的历史》是Discovery频道2005年制作的一部,总共3集。推荐这部,是因为新加坡跟中国有特别的渊源,就像高晓松在他的脱口秀中说,“很多国人好像觉得新加坡是咱们的分店似的”。总之,就是好像很熟悉 ,又好像什么都不了解。
中国只有一座故宫,故宫博物院却有两座,一座在,另一座在台北。这部央视2009年拍摄的纪录片,涉及历史和当代,重在展现中国上下五千年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以及历史文化的流迁。
这部纪录片,仿佛带观众走进了一个奇幻的世界,虽然摄制组并未进入故宫内部拍摄,但是片中的几大篇章,从青铜到玉器,从玉器到文献,都记录的非常详细。每一节根据不同的文物形式,都会有一个基础历史和脉络的梳理,是一部非常好的普及教材。
另外,《台北故宫》的叙事调性也常舒服的。不是恢弘的,也不是正襟危坐的官派作风,而是很温暖很优雅的,用了春晓这样一个很温和知性的女声,向你娓娓道来台北故宫文物的辗转以及背后的故事。如果有机会带孩子去台北故宫,记得去看看那颗价值连城的翠玉白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