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打仗最厉害的地方,就是他在宏观上把握了 微观层面的总体反应(看看写进教科书的战役中对塔山布防和1纵总预备队的使用就是一例,当时塔山一些阵地都反复易手,快扛不住了,他上一纵,他默认后,等刘亚楼拨通电线纵,决定不上一纵预备队奔赴塔山,真牛逼!很多人不解那一招,我当时的理解是,他还给廖耀湘留一手),还有 四快一慢的战斗艺术在当时就非常适合当时战术需要。
发现IT界也就一个人和林总有点类似,记得周鸿祎一次去看某开发人员写的代码,也是不一会儿功夫就指出里面几个问题;周也是黄冈的。
属于深思细节的人, 看大决战-平津战役中,林总到前线指挥部时,随行工作人员在指挥所还没有挂好作战地图拼块,林总看了看,随后问刘亚楼各队进展情况,让后援部队直接走山海关,随后他直接用指挥棒把 山海关 在还没有贴好的地图上在空白点了出来,随即工作人员贴上地图的时候,点的地方正好吻合。
相比现在很多领导什么决策依据都直接让基层去想去做,找一群智囊团的做法,林总这点很不一样,建国以来少见能够谈到远瞩的实干型人物。
他军事才能方面,不光蒋校长,美国、苏联的高级将领也都很认可;辽西会战的战略战术也是西点军校唯一写进教材案例的中国现代战争。
在建国初最能打的2个半将领中,个人给林总的定义是:在势均力敌的时候,特别善于积累局部优势,打破平衡!
7楼huanghp要是林去GMD那里能重用吗?看看那些名将在东北战场,的高级将领们几乎轮着和林帅干了个遍,结果都是失败。这种天才不是蒋介石能领导得了的,早些年就是他的学生,能跟早就跟着了。
林总打仗算得又精又狠又准,每一仗总是打得敌军不是被全歼就是被大部消灭!此等天才上将军真是之大幸也!
5楼sda在长征开始的时候有一个很著名的“弓弦”理论,但涉及到某人,这个理论被刻意的了。其人太工于心计,所以·····。
好好意思说“弓弦理论”,对因的就是“弓背理论”了。而执行弓背理论的红军,打出了“四渡赤水”这一一生中最为得意一战。而湘江战役就是走弓弦,结果可是有目共睹。
本文来源于ipf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