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兵器知识> 文章内容

中国古代兵器大全 古代兵器知识资料介绍

※发布时间:2019-12-10 15:30:51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带金字旁的女孩名字我国兵器发展的历程,可分为三个时代,即从远古到五代(指唐以后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为冷兵器时代;北宋到清中叶为冷兵器和火器并用时代;清末到(社会主义以前)为火器时代。各个时代的兵器,都经历了其发生、发展和衰亡的过程,而在此期间各个朝代的兵器又都具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色。

  原始社会和夏代,与其低微的生产力相适应,石兵器占地位,因此石兵器在我国漫长的兵器史中使用的年代最长,到铜兵器极盛的商、周时代,仍然夹杂使用,直至铁兵器兴起和取得进展后,才基本。

  到商朝,直至周和春秋,迎来了铜兵器的极盛时代。商朝的青铜手工业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并广泛用于铜兵器的制造,商代军队已装备有大量青铜兵器。西周和春秋在此基础上,铜兵器的种类和形制进一步发展。战国以后,铁兵器取代铜兵器占据了地位,尤其到秦统一后,大量铜兵器,铜兵器进一步衰落,进入以铁兵器为主的时代。汉武帝时,铁剑和铁刀已代替青铜兵器,西汉的铁兵器性能已日趋完善。至隋以前,除铁兵器的发展外还有兵器的其他创新,如东汉时期发明的抛石车,三国时的“元戎”等。两晋南北朝时的兵器,除承袭前代的刀、矛、剑之外,增加了少数民族的杂色兵器,如鞭、锏之类,形制比前代复杂。隋唐及五代时期,矛、戟已废置不用,改为用枪,其余仍沿袭前制,但形状逐渐趋于统一和定型。

  总的说来,冷兵器的性能基本上都是以近战杀伤为主,在整个冷兵器时代,只有量的提高,没有质的突变。冷兵器依其用途不同,主要可分为长兵器、短兵器和抛射兵器三类。其中长兵器的主要代表为戈、矛、戟、枪、殳、斧、长刀等;剑、刀、匕首是短兵器的代表。这一时期的抛射兵器主要为箭、弩、抛车等。防卫武器盾、盔甲也有一定发展。

  从北宋开始,火药应用于军事及火器的创制与发展,我国兵器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即由冷兵器的独占时代过渡到冷兵器和火器并用的时代。从北宋到清中叶(960~1860)九百年间,火器由最初的燃烧性火器发展到爆炸性火器,再发展到管形火器。管形火器是近代射击性火器的鼻祖。它出现后,又由竹、木筒发展为铜、铁铳,再发展成近代的枪炮。火器这样逐步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逐渐代替冷兵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冷兵器和火器的消长则在各朝代中情况各异:

  宋代是火器的开始创制和使用时期。火器的创制来源于火药的发明。北宋时,最先把火药用于军事,利用火药的燃烧性能,搀杂一些发烟和毒性药物,用于焚烧敌人的防御物和物资,并对人马起和阻碍作用,但杀伤力比较微弱。这些燃烧性火器,一般是利用弓弩、抛石机抛射或人力投掷,后来发展到绑附在长枪上喷射。北宋时的燃烧性火器中,已经有了爆炸性火器的萌芽,如霹雳火球,它用火药、瓷片和竹子裹制而成,燃放时发出霹雳响声。南宋初期,我国出现了最早的管形火器。最具代表性的是突火枪,它的形制为以巨竹制成枪筒,内装火药和“子窠”,燃放时先喷出火焰,火焰尽后,“子窠”发出,响声如炮。这种原始的突火枪已具备了身管、火药和子弹这三个射击形火器的基本要素。宋代火器虽已有很大发展,但火器仍要靠冷兵器来发射,所以冷兵器仍是主要作战武器,以抛射武器为主仍有待发展。

  宋代冷兵器,多系承上代的形制,性能也基本没有变化,所不同的只是在枪的头部缚着火药,先烧后刺,增强了长枪的战斗能力。与此同时,宋朝的抛射武器如弩、抛石机则倍受重视而得以发展,抛石机被看作军中利器,当时已发展到能抛射一百斤重的石弹或火器,射程达五十步以外。

  元代的火器制造,最初都是利用宋、金火器的,直至14世纪初,元人在南宋发明的突火枪和火筒的基础上,进一步制成了金属管形火器,它的出现是兵器发展史上一项重大变革,从此火器逐步代替冷兵器,并向近代化枪炮方向发展。元朝的冷兵器以弓矢为主。长短兵器有可刺可掷的标枪和近战用的刀、斧、剑等兵器。元朝还制造出能抛射一百斤以上石弹而不用人拉绳子的抛石机。

  明代我国的火器获得了空前的发展,无论在种类还是数量上都有了很大增长。其中尤以管形火器发展最为突出,从最初的火铳发展到鸟枪、巨炮;由没有瞄准装置和火绳点火发展到有较完善的瞄准装置和击发装置;由单管发展到多管连发。管形火器取得发展后,先后代替了抛石机和弩,开始了冷热兵器在军队装备中比例的变化。但同时,由于火器的发展还没有达到足以替代冷兵器的水平,因而冷兵器在此期间也有所发展,主要表现在长短兵器质量的提高和形制的简化,以及其他一些发明创造。从16世纪开始,我国陆续输入一些外国火器。经过改进,丰富了火器的品种,提高了火器的效能。具有较大影响的是佛郎机和鸟咀铳的输入。明代在发展管形火器的同时,对其他火器也做了相应的改进。燃烧性火器在性能和形制上有较大的改进。火药的制作精度明显提高,发明了很多发烟、发雾及毒剂的处方,将其搀杂于火药中,燃烧时可达到迷盲和敌人的目的。明代爆炸性火器种类颇多,大体分为类、地雷类和水雷类三种。明代火器的另一卓著成绩是火箭的发展。明代火箭在宋代的基础上又大大前进了,种类有单级和多级两类。随着火箭的大量发展,明代冷兵器逐渐失去优势地位。抛石机和弩因被管形火器代替而淘汰。长兵器中的枪和长柄刀的形制较宋代简化,此外还创制了许多杂式长兵器。在明朝,短兵器的种类也逐渐增多。

  清代由火器取代冷兵器的步伐几近停滞,兵器的研制和发展趋于衰落。清代的火器主要是火枪和鸟炮,明代所发明创造的其他多种多样火器,如燃烧性火器、爆炸性火器等,均因未受到清朝重视而自然。清代冷兵器基本上是沿袭明代的,没有新的创制。到清中叶以后,随着火器的发达,原来木藤质的盾牌和棉制的盔甲,已不能抵御枪炮子弹的侵彻,遂被自然淘汰。冷兵器到清代已趋于没落,到19世纪中叶,基本。

  匕首是一种以刺为主兼能砍击的两用短兵器,形制和剑基本一样,只是比剑更短。原始社会已有石匕首,商、周以后改为青铜或钢铁制造,为近战防身之用。由于短小易藏,刺客常使用它。为了增加匕首的效能,有的还在刃部淬以毒药,刺及人身立即。汉代匕首与长剑并用,一般除佩剑外,有的还怀带匕首,军队有的也配备匕首。晋代匕首,受到少数民族器形的影响,剑首为环形,状似纱帽,剑格向下分,剑茎宽平柄长接近刃长,和先秦的形制显然不同。唐代带匕首之风仍很盛行。

  兵车是中国古代在战争中用于进攻的车辆。夏朝已有战车和小规模的车战。从商朝经西周至春秋,战车一直是军队的主要装备,车战是主要作战方式。商周时期战车的形制基本相同,均为独辕,两轮,长毂;横宽竖短的长方形车厢,车厢门开在后方;车辕后端在车厢与车轴之间,辕尾稍露出厢后,辕前端横置车衡,衡上缚两轭用以驾马。商周时期战车结构的变化是轨宽逐渐减少,车辕逐渐缩短,而轮上辐条的数目则逐渐增多。其目的是为了提高战车的速度和灵活性。战车为木质结构,一般在重要部位装有青铜件,通称车器,用以加固和装饰。战车每车驾2匹或4匹马,每车载甲士3名,按左、中、右排列,左方甲士持弓,主射,是一车之首,称“车左”,又称“甲首”;右方甲士执戈(或矛),主击刺,并有为战车排除障碍之责,称“车右”,又称“参乘”;居中的是驾驭战车的御者,只随身佩带卫体兵器短剑。每乘战车除车上的3名甲士以外,还隶属有固定数目的徒兵(春秋时期称为步卒,战国时期称为卒)。这些徒兵和每乘战车编在一起,再加上相应的后勤车辆与徒役,便构成当时军队的一个基本编制单位,称为一乘。这一情况反映出当时军队以战车为中心的编制特点。商周时期的战车,是中国奴隶社会军事技术装备的集中代表,当时所使用的畜力驾挽的双轮战车,增强了军队的机动性;车上甲士的青铜兵器装备,发挥了当时兵器的最大威力;车上还配备有旗鼓铎铙,用以军队的通信联络和战斗指挥。在车战的起始阶段,使用战车的数量较少。春秋时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兼并战争的加剧,战车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到了汉武帝年间(公元前140~前87年),发展了大量骑兵部队,战车在战场上逐渐消失。

  一种利用火药气体压力抛射弹头的长管枪。发明于14世纪末。最初只是一简单的铁管,以火绳点火。15世纪初装上直形木托,16世纪发明了击发机,17世纪发明燧石发火,配以刺刀,并在枪管内壁刻上膛线世纪初发明击锤打击起爆药的点火法。有单发、半自动和全自动之分。中国自清同治年间开始仿造前装步枪,滑膛的有洋线枪、洋抬枪、线膛枪且装上刺刀。后装步枪有曼利夏枪、毛瑟枪、三八式、巩造氏、式等。重量较轻,携带方便,能射击活动目标和低空目标,兼能火战和白刃格斗,是近代步兵的最基本武器。

  一种只有一根枪管的金属火枪。有无瞄准具和有瞄准具两类。无瞄准具单管枪,有元代的铜铳、火龙枪,明代的神铳、手把铜铳、神枪、击贼砭铳、神火毒龙枪、神机万胜火龙刀和铁棒雷飞等多种,身管短,口径和弹药没有规格,射程近,射速慢,命中率低。有瞄准具的单管枪,有大追风枪、剑枪、万胜佛郎机和百出先锋等多种,均为明代制造。身管加长,口径缩小,射程增大,命中率较高。有的还使用由枪口装入的子炮,有的在枪口加铸锐锋,已带有刺刀的意义。

  殷商时已有铜刀,到了西周,刀的形状有了变化,刃柄无明显分界,柄部略厚,近刃部有圆圈穿孔。用刀盛世始于战国时期骑兵作为兵种出现以后。伴随着骑兵的发展,刀的形制不仅有了改变,作战中也更重要了。因为骑兵机动、灵活、奔驰快,作战时骑马用刀斩劈,可格、可刺,已明显优于剑的直刺,杀伤力大于剑。因此,东汉末年刀逐渐取代了剑。汉代的刀,直脊有刃,刀柄与刀身没有明显的区分,刀柄首端毫无例外都制成扁圆环形,名为“环柄刀”或“环首刀”。东汉末年,适合劈砍的环柄刀在战场上已成了主要武器,作战时士兵一手持刀,一手持盾。到了三国,军队大量装备的短兵器中就只有刀了,刀的制造也更加精良。南北朝以后,刀一直是重要武器。由晋到隋,刀的形制和制造要求和汉代基本相同,只有刀的名称和装潢不一样。唐代的刀,分为仪刀、鄣刀和横刀三种。仪刀是皇朝禁卫军使用的武器,鄣刀是一般佩带的武器,横刀,在当时又叫佩刀,是一种战斗用的刀,为军队的重要武器。

  我国古代设置在地下或地面的爆炸性火器。由雷壳、装药和装置组成。我国在明朝初年开始使用地雷。早期的地雷构造比较简单,多为石壳,内装火药,插入引信后密封埋于地下,并加以伪装。当敌人接近时,引信发火,地雷。明朝中期后,使用地雷渐广。雷壳多为铁铸,引信也得到了改进。戚继光领导的戚家军曾制钢轮火石装置“钢轮发火”。它是在机匣中安装一套传动机构,当敌人踏动机索时,匣中的坠石下落,带动钢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地雷。这种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明朝末年,地雷的种类达到十多种。按方式区分为燃发、拉发、绊发、机发等。其布设方式,除单发雷外,还有利用一条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一个母雷爆炸引发爆炸若干子雷的“子母雷”。根据作战需要,还可将地雷设置在车上、建筑物内或用动物运载地雷冲阵。

  地听是利用瓮来听察敌人挖掘地道的一种侦察工具,因此也叫做“瓮听”。其方法就是在城的四周,每隔相当距离的地方挖一深井,井的深度以当地的地下水位而定,一般为两丈深,用新瓮以薄皮蒙其口如鼓形,放在井中,使听力好者在井中托瓮听之,可听到去城五百步内掘地道的声响。用能浮起的大瓮,人坐在瓮里面,也可听到。这种简易可靠的侦察方法,也被用于地面战斗。

  明代创制的一种火器。用2寸直径的圆竹筒一根,长2尺多,以麻绳密缠,筒下端安上5尺长的竹、木柄。装药时先下炭多硝少的慢药(燃烧药)、次下喷药(发射药)、再下含有砒霜的药饼,一枚为一层,共装五层。发射药装配多少,要根据竹筒的粗细和药饼的大小适当增减,如配制,喷射火焰可远达数十丈。粘上船帆、船篷或其他目标,立即引起燃烧,并使敌人中毒。多用于攻打守城寨和水战。

  古代火器。用硝石、硫磺、狼毒、砒霜等13种药料捣碎混合做成球形,再用旧纸、麻皮、沥青等六种材料捣碎混合涂在外面。临敌时用炭火烧红的烙锥将球锥透发火,随即抛送敌方,使敌人中毒,口鼻流血。多在守城、水战、野战居高临下处使用。

  盾在古代叫做干,后世称盾或盾牌、彭排、旁排。盾可以掩蔽身体,防卫敌人的兵刃矢石的杀伤,通常和刀、剑等兵器配合使用,是一种战斗装备,在冷兵器时代和其他兵器列于同等地位。

  盾在西周初期已成为军队重要装备之一。当时的盾分步兵用的和车上用的两种,步兵用的形制狭而长,叫做步盾;兵车上用的狭而短,叫做孑盾(小盾)。这些盾用犀皮或木板制成,因而也称犀盾或木盾。骑兵出现后,又发明了骑兵用的盾,叫做旁排。

  从秦汉到五代,军队大都装备有盾,尤其汉唐时代,更为盛行。唐代把盾叫彭排。各代盾牌的形制大体相同,所不同的只是名称、尺寸大小和外面油漆色彩与图示。制作材料多为木料、皮革、杞柳、藤条等。南北朝和唐代,有用铜或铁制的。铜盾和铁盾虽防护力强,但若小了则减低其作用,大了则笨重不便,因而未见普遍采用。

  宋代盾牌,是用木、竹和皮革制成的,有步兵旁牌、骑兵旁牌和守城时用的木立牌、竹立牌等种。元代蒙古兵有旁牌、团牌、铁团牌。铁团牌可以代替头盔。元世祖忽必烈时曾制造叠盾。明代骑兵不用盾牌,步兵用的有手牌、燕尾牌、挨牌、藤牌等种,这几种牌都是与标枪、腰刀配合使用向敌人进攻的,不单纯是防御武器。此外,明代还发明了一些与火器并用的牌。其中,神行破敌猛火刀牌是用生牛皮制成的,内藏燃烧性火器,战斗时,牌手持牌与战士一同前进,先向敌人喷火,火喷出二三丈远;虎头火牌内藏神机箭或威猛箭一二十支,敌临近时突然发射,水陆皆可用。虎头木牌,内藏神机箭和火枪等,不仅可以用来掩蔽射击,还可用作阻敌的障碍物;无敌神牌,用来掩护射击、敌骑兵冲击,还可连而为城。这些与火器并用的牌,是明代所特有的,清代只沿用了明代步兵盾牌。上述各朝代用竹、木、藤等制成的盾牌,对矢石枪刀等冷兵器,还有一定的防护力,对火器则效力甚微。清中叶以后,这种盾牌逐渐淘汰。

  明代多级火箭。能飞出又飞回来,是明代火箭中突出的发明之一。它用薄竹片做箭身,连药筒共长7尺。将两个起飞的药筒缚于前端的左右,飞去的药筒筒口向后,这个药筒的,再连接一个长7寸、直径7寸、内装燃烧药和特制的毒砂细的药筒,筒顶上安几根薄倒须枪;飞回的药筒筒口向前,三个药筒依次用引信连接好,使用竹溜子发射。发射时,先点燃飞去的药筒的引信,对准敌船放去,刺在敌船篷或船帆上,喷射火焰和细砂,敌人救火时,细砂落入眼内,很难医治。当前面的药筒喷射火焰和细砂时,通过引信把筒口向前的药筒发动起来,火箭便飞回来,引起敌军的恐慌。

  一种以手力向目标旋转掷射的四周边缘皆薄而锋利的圆形暗藏武器。盛行于清代,为前代乐器之演化。以铜或钢铁铸之。分大小两种,大者直径约32厘米。掷法有:自身旋转圆舞发射,或空手旋转后乘势掷出,亦可以索贯铙心持索舞钹,遥掷平飞击人。杀伤范围32厘米有余。小者约30厘米,掷法略同于大者。

  轒辒车是古代攻城战斗的重要工具之一,用以掩蔽攻城人员在挖城墙、挖地道时免遭敌人矢石、纵火、木擂等的。车的形制为车下面有四个轮子,车上设一屋顶形木架,用生牛皮蒙上,并涂以泥浆,以防御敌人的矢石和火烧。车内可容十人,攻城时将其推至城下与城墙接近,人员在其掩蔽下进行作业。与轒辒类似的还有一种平顶的“木牛车”。这两种车因顶是平的,石块落在,不易滑下,容易被敌人。为克服这个缺点,南北朝时将车顶改为三角形,称为“尖头木驴”。利用轒辒车、木牛车、尖头木驴进行攻城作业,人员虽可受到掩护,但推车向城墙接近时却得不到掩护,因此后来又出现了一种“头车”。它由屏风牌、头车和绪棚三部分组成。屏风牌是一种木制的挡牌,上设有箭窗,挡牌的两侧有侧板和掩手,外面用生牛皮蒙上,以抵御敌人的矢石。当推车向城墙接近时,不仅可以掩护人员不受敌人矢石的,同时还可利用箭窗还击敌人。头车的车顶是用两层牛皮中间夹尺多厚的干草着,以防敌人炮石;车顶中央留一方孔,供车内人员上下,车顶前边的窗上设有屏风牌,上有箭窗,供观察和射箭之用。车的两侧是涂着泥浆的牛皮,防敌纵火焚烧。绪棚接续在头车的后面,其形制与头车略同,用以掩护作业人员换班、运土和输送器材。使用轒辒车、尖头木驴和头车挖掘地道时,除了必需的一般土工器械外,还有各种武器,在挖地道时可用以钻土、掘土,遇敌时还可作刺击兵器用。

  明代后期输入并仿造的重型火炮。用铜铸造,身长五六尺,大的重一千多斤,腹部膨大,留有长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并加防炸裂的铁箍,另有子铳五个(子铳又称提流炮,相当于火炮的药室部分),在子铳内装填弹药,轮流安入腹部的长口内发射,射程可达百余丈。佛郎机的特点是母炮和子铳分离,是后装炮的一种形式,但不同于现代的后装炮,前有准量,后有照门,可从照门孔内进行瞄准,有炮架,可以左右转动。《武备志》卷一百二十二记载的仿制的佛郎机,子铳增为九门。一号佛郎机长8~9尺,装铅子每个重一斤,用药一斤。二号长6~7尺,装铅子每个重十两,用药十一两,一、二号佛郎机,用于攻守城堡和水战。

  斧最早是生产工具之一。远在旧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就懂得用带刃的石块,缚以木柄作砍伐器使用,到了商代已有钺,当时作为神兵器或,用于砍杀。斧、钺属一类。两者区别在于斧刃较钺刃窄,钺刃较宽大,呈弧形,似新月。随着铜的出现,斧钺改用铜制。初期安柄的方法,都是“内安”,这种方法不够牢固,后来改为“銎安柲”的方法。斧钺在商代已成为重要兵器之一。周代的斧钺承袭商代遗制。形体一般不大,杀伤效能不如长矛,因而逐渐降为装饰用的兵器,作为统军将帅的标志和仪仗,或者作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铁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可以用铁制成沉重而锋利的大斧,于是斧又被重新重视。后汉时,斧被提到与刀同样重要的地位。

  由于资料缺乏,汉斧的具体形制还不够明确,但从汉代以后的斧看来,可推知汉斧的战斗性能比过去大有改进。隋唐时代的斧,刃部加宽,柄也减短,砍杀效能相当高。依其式样叫做长柯斧和凤头斧。唐代作战,流行用斧,斧被列为常备兵器之一。

  戈是一种可钩可啄装有长柄的武器。其基本性能是:用以勾割或啄刺敌人,因此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这种武器,起源于原始人群的狩猎工具,开始是模仿兽角和鸟喙的形式,“本粗而末尖”。最初的铜戈,是仿照制作的,没有胡。随着使用经验的积累,戈的形状逐渐改进,戈的内改为弯曲的钩状,到西周时期逐渐定型,成为戈胡,并在胡身加刃,以加强勾、割的作用。接着又在胡边凿孔,用绳子绑在柄上,成了短胡一穿(即孔)的戈。这是戈的一个大发展。经验证明,胡越长,穿越多,绑在柄上也就越牢固。后来由一穿增为两穿,乃至三穿、四穿。春秋、战国时的戈,一般都是长胡多穿,援也较前加长,并成弧形而锋尖锐,有的还在内加刃,战斗性能比往昔有所提高。戈是从殷周到春秋时期的主要武器之一。当时作战的方式是车战,戈是车战时代普遍使用的武器。到了战国时期,由于戟已被广泛采用,甲盔的坚度也有所提高,不仅盔为金属制造,有的甲也采用金属制作。戈不是刺杀兵器,不如戟的作用大,所以戟兴而戈渐衰。步骑兵兴起,并逐渐代替车战后,戈在战场上就被淘汰而成仪仗卫门的饰物。

  早在两万八千多年以前,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发明了弓箭。在狩猎过程中,人们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将树枝弯起来用绳索绷紧做成了弓,用削尖头部的当箭,利用绳的弹力将箭射出,由此产生了弓的雏形。弓箭能在较远的距离上杀伤敌人,这是戈矛所不能及的,因此,自有战争以来即成为主要兵器之一,为历代者所重视。在制作技术上,各代都有发展、提高,到春秋、战国,已有一套完整的经验,关于选材、配料、制作程序和规格等等,都有严格的。当时的弓分王弓、弧弓、夹弓、庾弓、唐弓和大弓六种。王弓、弧弓用于守城和车战;夹弓、庾弓用于田野狩猎和弋射飞鸟;唐弓、大弓用于习射。以上各弓的形制大小,又各分为上、中、下三类。汉代的弓,有虎贲弓、雕弓、角端弓、弓、强弓等。这些弓都镶有铜饰或玉饰,较先秦时精致美观。晋代和南北朝的弓,据说弓力有所增大。弓的优点,轻巧灵便,能在较远距离射杀敌人。但射箭时必须用一只臂托着弓,一只臂用力拉弦,射出的箭较难准确,因此后来就发明了用机械发射的“弩”。弓、弩所使用的箭,古代叫做“矢”。最初的箭只是削尖的树枝或竹子,后来又将尖的石块或骨、贝作为箭镞,安在箭杆头部,为保持飞行方向又在箭杆尾部装上羽毛,箭的形制得以完善。钢铁出现后,箭镞改用钢铁制成。到了战国时期,箭的制作技巧更为提高,箭镞形式很多,关于箭的制作和用途,也都有了明确的,分枉矢、絜矢、杀矢、镞矢、鏳矢、茀矢、恒矢和痹矢八种。枉矢、杀矢、鏳矢、恒矢是弓所使用的。其余四种是弩所使用的,枉矢、絜矢是专供战斗用的,通用于攻守城战斗和车战。这两种箭可以在其颈部(箭镞和箭杆连结之处)绑火球发射,古代叫做“火箭”。汉箭的形制基本和战国相同,但箭镞加长,分长尾和短茎两种,后汉时发明了用毒药敷在箭镞上的“毒箭”,增大了箭的杀伤效能。晋代的箭镞,大都是用钢制成,特别讲求穿透力。唐箭分竹箭、木箭、兵箭和弩箭四种。其特点是箭镞用钢制成,刃部较长,能穿坚甲。这种箭可更准确地保持箭的飞行方向,并可减少空气的阻力。

  箭的发展变化,随着弓、弩的演进而发展变化,弓大弩强,箭亦随着改进,但形制和要求基本相同,只是箭杆的长度和箭镞的长短大小以及式样上有区别。北宋到清初,弓箭仍是军队主要兵器之一,特别是元代的蒙古兵和清代的八旗兵,专精骑射,以弓箭为主要武器。弓箭的形制,自周秦以来,历代均大致相同,只是弓力的强弱和弓箭的名称不同。明代箭的形制与宋代的相同,其名称主要是根据箭镞的样式而异,由于射人、射马、演习等用途不同,制成不同的箭镞。管形火器出现后,弓箭还保持了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是因为弓箭轻便,射击速度比火绳枪快,有训练的射手其命中精度比火器还要好一些。18世纪末,清朝军队,骑射之风衰,火器的效能提高后,弓箭遂为鸟枪所代替。19世纪中叶太平战争时,基本上不用弓箭了。

  明、清时代的重型火炮。公元1622年(明熹天启二年)开始仿照红夷炮,并封为大将军。崇祯十一年造的一尊,口径二寸半,长六尺,炮身有“红夷大炮一位重五百斤,装放用药一斤四两,封口铁子重一斤,群子九个”的铭文。清代改称红衣炮,重1 500~5 000斤,长自6尺6寸至一丈零五寸,装置在三轮炮车上。装药2.6~7.8斤,铁子5~15斤。红夷炮在明、清历次战斗中起了很大作用。

  一种弹药由闭锁机推入后膛药室的管形火器。分为单发和连发两类。最初在19世纪由普鲁士人发明。清同治六年,我国制成美式林明敦边针后装单发枪。清光绪十六年,仿造五响快利连发枪。子弹把弹丸、发射药和火冒三者联成一个整体,便于装填。子弹的装药改用无烟药,弹丸改为被甲弹,长度加长至口径的三、四倍,弹形初为圆头,后为尖头,加大了初速和射速度,提高了命中率。枪的口径为6.5毫米至8毫米,重量为8斤左右,枪身长130厘米左右,便于操作和携带。

  一种弹药从后装填的火炮。1845年意大利人卡瓦利最先创制。19世纪7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80年代中国始仿制。有完善的炮闩,使装弹简便迅速。弹形为长形,并附有弹带,发射时弹带嵌入膛线。用钢或锰钢作制炮材料。分为架退炮和管退炮两种。19世纪末以前,中国生产的都是架退炮,20世纪初,开始制造管退炮,提高了射程、射速和命中精度。

  一种无瞄准具的小型火炮。创制于明嘉靖年间,为将军炮之一。炮身长62.2厘米,重36斤,上加铁箍,配以铁爪、铁绊,发射前用大铁钉固定炮身。每发装五钱重小铅子或小石子一百枚,上压一个重30两的大石子或大铅子。弥补了毒虎炮体轻易跳,佛郎机笨重不便,鸟铳力小等弱点,利于防守险隘,便于对付密集部队,在抗倭战争中发挥了作用。

  中国古代一种依靠自身向后喷射火药燃气的反作用力飞向目标的兵器。火箭最早出现于北宋后期,南宋时开始将这一技术用于军事。

  早期的火箭是在普通的箭杆上绑一个火药筒,发射时用引线点燃火药,火药燃气从尾部喷出,产生反作用力推动火箭前进。它以火药筒作发动机,以箭杆作箭身,用翎和箭尾上的配重铁块稳定飞行姿态,以箭头为战斗部分。随着火箭制造技术的不断改进,火箭的种类不断增多,其飞行和杀伤力不断提高:①多火药筒并联火箭。指一支火箭装有2个或几个同时工作的火药筒,此种火箭可增大射程或增加投送重量,但也会因各火药筒并推力大小不等,点火后不一而导致飞行失败。实现多火药筒并联飞行,是火箭技术的一大进步。②有翼火箭。指在火箭两旁各安一扇风翅,火箭如翼,不仅可改善飞行稳定性,而且使火箭具有一定滑行能力,从而可借助风力增大飞行高度和距离。③多级火箭。是将多支火箭装在一个1米多长的木制龙体内,发射时,点燃头尾两侧的火箭,推动火龙前进。连接的引线引燃龙腹内火箭,由龙口飞出,射向目标。④多发齐射火箭。它是指将几十支火箭装在一个筒形容器内,把各支火箭的药线连在一根总线上。总线一燃,众矢齐发,实行多发齐射,增加了射击密度,迄今仍是提高无控火箭杀伤威力的基本途径。

  是中国古代一种口径和重量都较大的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由身管、药室、炮尾等部分构成,滑膛多为前装,可发射石弹、铅弹、铁弹和爆等,大多配有专用炮架或炮车。火炮在我国最初发明和使用于元朝,到明朝已大批生产和装备部队。明朝前期,火炮已成为军队的重要装备,军器局和兵仗局所制造的火炮,有盏口炮、碗口炮、神机炮、旋风铜炮、将军炮等十余种。从16世纪20年代开始,中国火炮仍有发展,其间制造的火炮配有铁爪、铁绊,发射前可用大铁钉将炮身固定于地面,形似虎蹲,克服了发射时后坐力大、跳动厉害的缺点。在此期间欧洲炮开始传入中国,最著名的有佛郎机铳和红夷炮。炮的传入,促进了中国明朝后期火炮技术的改善了军队的装备。清朝前期,清大量制造火炮。主要有红衣炮、子母炮和大口径短口炮三种类型,火炮成为清军的主要装备之一。清朝中期以后,火炮的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直至第一次鸦片战争前后,各地军民又造了一些重型火炮。从19世纪50年代起,清大量购买近代火炮,同时创办了一些近代军事工业,制造近代火炮,中国古代火炮逐渐被近代火炮所取代。

  盛行于南宋时期的火器。用一两个纸筒或竹筒装上火药,缚在长枪枪头的下面,与敌人交锋时,先发射火焰烧灼敌人,再用枪锋刺杀。如梨花枪是南宋火枪的一种。金人叫做飞火枪,用16层黄纸制成筒子,长2尺多,内装柳炭、铁滓、磁末、硫磺、砒霜等混合药剂,用法和宋人火枪同。明代的火枪柄长6尺,末端有铁钻,枪头长一尺多,在枪头下夹装两个喷射药筒,有引信相连,先点燃一个喷火,接着引起另一个继续喷射。枪头两侧有钩镰状的叉,两长刃向上可做镋用,用短刀向下可做镰用,可以烧、叉、刺、钩四用。明代梨花枪只用一个铁筒子,铁筒形状如尖笋,小头口径三分,安引信;大头口径一寸八分,内装毒性药料,用泥土封闭。每人携带几个药筒,随发随换。喷射的火焰可达几丈远,敌人中毒可立即。清代梨花枪,长7尺3寸,枪头是由各5寸长的两直刃和各6寸径的两横刃做成,刃下装竹筒,长2尺6寸,束铁三道,筒内装“狼烟”,其作用与用法与明代同。

  火毬又称火炮,是中国古代装有火药的燃烧性球形火器。其结构一般以硝、硫、炭及其他药料的混合物为球心,用多层纸、布等裱糊为壳体,壳外涂敷沥青、松脂、黄蜡等可燃性防潮剂。大者如斗,小者如蛋。使用时先点燃(初以烧红的铁锥烙透发火,后改进为引信发火),再用毬或人力抛至敌方,爆破并生成烈焰。还可通过改变药物配合或搀杂铁蒺藜、小纸毬等,达到施毒、布障、发烟、鸣响等多种效应。主要用来焚烧敌方城垒车船,杀伤和惊扰敌军。

  火毬在宋、金、元朝是主要攻守火器之一,曾被广泛用于战争。到明朝,火器有了很大发展,但火毬制造简易,使用方便,仍在水军中广泛使用。到清朝,火毬虽仍在军中使用,但其所起作用已不大。

  一种利用兽类或仿制兽类进行播火的工具。始于火药应用。初在牛尾系以艾火,牛身、牛角缚以长枪、短刀,点燃火,驱向敌阵。是宋元时代主要武器之一。明代木火兽,用轻质木材制成架子,安装头尾,高93.3厘米,长161.72厘米,四脚装有木轮子,里外糊纸,用颜色画成虎豹形象,再涂上白矾,耳内藏两个烟瓶,口安竹喷筒,左右旁拴火铳,眼内安火药,均用引信连结。以一人推行,冲入敌阵,从后面点火,烟焰喷射,火铳自发,敌人。至清代,渐衰落。

  火铳是中国元朝和明朝前期对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的通称。又称“火筒”。火铳以火药发射石弹、铅弹和铁弹,是在南宋长期使用的各种火枪的基础上,随着火药性能的提高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元朝军队的重要装备。火铳用铜和铁铸成,由前膛、药室和尾銎构成,通常分为:单兵用的手铳,城防和水战用的大碗口铳、盏口铳和多管铳等。手铳轻巧灵便,铳身细长,前膛呈圆筒形,内放弹丸。药室呈球形隆起,室壁有火门,供安放引线点火用。尾銎中空,可安木柄,便于发射者操持。有的手铳从铳口至铳尾有几道加强箍。大碗口铳和盏铳的基本构造与手铳类似,只是形体短粗,铳口呈碗(盏)形,可容较多的弹丸。有的碗(盏)口铳尾銎较宽大,銎壁两侧有孔,可横穿,将铳身置于木架上。发射时,可在铳身下垫木块调整俯仰角。用于水战的碗口铳,多安于战船的固定木架上,从舷侧射击敌船。三眼铳的铳身由三个铳管平行铸合成“品”字形。每个铳管各有一个药室和火门,点火后可连射或齐射,常用于骑兵,射毕后可以铳头作锤击敌。火铳是中国古代第一代金属管形射击火器,它的出现使火器的发展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元朝火铳问世以后,发展很快,在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明朝建立后,大量制造火铳,加强了边防、海防和城防设施,并于永乐年间组建了专用火器的神机营,促进了明军训练和作战方式的改变,创造和发展了火铳和冷兵器相结合的战术。嘉靖以后,明军装备的轻型手铳和重型火铳,逐渐被鸟铳和火炮所取代。

  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在炼制丹药的过程中发明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硝和硫磺。晚唐时期,我国首创的黑色火药正式出现,并很快落到兵家的手里应用于军事,火药应用于军事后,在制造技术上和性能上都有较快的发展和提高,逐渐具有燃烧、毒气、烟幕等不同的作用,在配制上由没有严格比例到有一定的比例;成分上由庞杂到简单、;形状上由粉末到颗粒,火药的燃烧、爆炸和抛射三种性能,也逐渐被应用到火器上去。火药应用于战争始于北宋,它开创了人类战争史上火器与冷兵器相并用的时代。火药作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对兵器的进步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戟是殷商时期以矛为主体并在矛的基础上结合戈的优点而创始的新型武器。戟又叫孑、镘、鏔柲、匽,是一种可勾可刺的兵器,盛行于战国、汉晋各代,到南北朝时衰亡。西周时,戟的使用已经比较普遍,那时的戟是用青铜铸成的一个整体,具有勾、啄、桩、刺四种效能,很快为军队所采用。春秋中、后期及战国,普遍地又使用将戈、矛联装在一个木柄上的戟,为了增强杀伤力,有时还在矛头下面的长柄上,自上而下地联装两件或三件戈头。从春秋末期开始,又采取了加大戈和柄的夹角,在内和胡上加刃的办法来增强戟的杀伤力。战国末年及汉代,戟改为钢铁制造,不但质地变了,形状也随之有了变化。钢铁质坚而有韧性,不像青铜那样质脆易折,因而戟刺成为窄长尖锐的形式,垂直伸出侧旁的刺,也不再像原来戈援那样宽肥有脊,而是和前刺铸在一起,并像前刺一样的窄长尖锐,和援对应的内也已消失,只在侧刺下方铸有较长的胡,用来绑柄,整个戟体近似“卜”字。南北朝以后,由于盔甲的制作日益精良,勾啄的杀伤效力减小,戟的作用降低,逐渐被枪代替,变为仪仗、卫门的器物。到唐代以后,全被淘汰。

  格斗兵器。迄今发现最早的剑是西周时期的青铜剑。剑由剑身和剑柄构成。剑身修长,两侧出刃,顶端收聚成锋,后安短柄,便于手握,并常配有剑鞘。由于在格斗中其功能以推刺为主,故又称“直兵”。西周时期剑的形制还很不完备,是末端锐尖、两边有刃的平扁形铜片,剑身中间没有脊,也没有剑格和剑首,只有很短的茎。以后不断改进,剑身中央有了脊。剑茎加长成为剑柄,并有了剑首和剑格,还发明了剑室(鞘)。春秋时,由于步骑兵兴起,铜的铸造技术的提高和铁的冶炼锻造的发展,剑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短兵相接的搏斗中,剑的作用显得更加突出。到战国初期,铜剑一般有三种类型:一种是剑茎形似扁条,无首、无腊;第二种剑茎是全空或半空的圆筒形,有圆盘形的剑首;第三种剑的茎是圆柱形的,茎上有两周或三周的凸起的圆箍,也有圆盘形的剑首。秦汉以后,普遍使用长剑。西汉时期,铁剑已取代了铜剑。阶级也和周代一样很重视剑,但经过战斗的实践,证明剑虽有砍刺两种作用,在砍杀效能和坚韧度上却不如刀。到了晋代,剑便衰落,不再是战斗使用的主要兵器而成为军队中的辅助兵器,并且作为文武佩带的饰物和防身兵器。南北朝后由于与少数民族的兵器交流,剑的形制稍有变异,如北朝剑柄部较长,形制简单。唐代剑刃变为宽长,剑格和剑首作云头状,茎体作六角形,有的为圆形。

  古代一种木制的可以移动的障碍器械。传说在三代时就已使用,当时是用以堵门,行人通过,后来用于战斗,以和迟滞敌军人马的行动。唐代叫做“拒马枪”,它用周径2尺的圆木为干,长短根据需要而定,在圆木上十字凿孔,安上长一丈的横木数根,将上端削尖,设在城门、巷口和要,阻绝人马通行。唐代以后,拒马分大型和小型两种:大型的叫做“近守拒马鹿角枪”,它是用圆木一根(长短无一定),在大圆木上凿孔,上安铁枪,前面设四根斜木制成的。设置时,将其打开,用固定在地上,行军时,用牲畜驮载,随军移动,因此,称其为远驮固营拒马。

  盔、甲是一种卫体装备。盔,其形如帽,用以人的头部;甲,其形类似于衣服,用以防护人的身体。盔传说产生于黄帝时期,甲发明于夏朝。冷兵器时代,盔甲是军队的重要装备。不仅多数战士都装备有甲,驾车的辕马也有甲,原始的盔甲是用皮革制的,殷时盔盛行用铜制。秦汉以后,甲叫做铠甲,盔叫做兜鍪。铁铠到汉代制作日益完善,逐渐替代皮甲成为主要防护装备。铁铠在西汉又称“玄甲”,到东汉,随着炼钢技术的提高,铠甲的坚度增强,类型增多,防卫身体部位日益增大。晋代对盔甲的制作,要求适体而坚固,箭射不透。东晋较西晋甲制无大变化。南北朝时,主要有“两当铠”和“明光铠”。两当铠由一片胸甲和一片背甲组成。“明光铠”的前胸和后背各有大型似镜子一样的金属圆护心。隋代盔甲,沿袭晋制。唐代时种类增多,并讲究华丽美观。盔甲不但能防护身体,减少伤亡,也可以借以增进士气和加强必胜,因此,各朝代阶级都很重视其制作,力求精良坚固,整个冷兵器时代,一直被作为必要的装备。宋、元、明各代盔的形制大体相似,多为金属制造。清代盔甲,都是用绸、布、棉花和铁叶、铜钉等合制而成,较以前历代铁甲轻便,较适于战斗要求。火器发达后,古代盔甲已不能抵御枪炮弹片的侵彻,清中叶,盔甲逐渐成为检阅的装饰品。太平战争时,就完全废除了。

  矛又称鍦、鏦、矟、铍,是一种直而尖形的刺杀兵器。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狩猎工具。最初是用尖形的石块或骨角作矛头,绑在竹木竿上,用以锥刺,这是矛的雏形。矛在初期并无定型,到了铜器时代,才有了较一致的型式。到了周代,矛的形制有了改变:过去銎比刃长,这时刃比銎长;过去刃部多是双隅,这时有了三隅和四隅的;两侧的环也已取消。周代铜矛,按其用途分为酋矛和夷矛两种。酋矛柄长两丈,为步卒使用;夷矛柄长二丈四尺,是兵车上使用的。那时两军相接,各持长矛直前平刺,柄长的就可以先刺到敌人的身体。战国以后,改为铁制,从秦汉到唐及五代,矛的形制和周代基本相同。汉代以后的矛,有的柄长丈八,有的柄长八尺,有的更短,叫做手矛,还有在柄的两端都安矛头的,叫做两头矛。两晋隋唐时期,矛又叫槊,但矛头的形制基本未变。矛头锋利,刺杀效果比戈好,冷兵器时代,长期为军队中的主要武器之一。它的缺点是刃部较长,刺杀不如枪那样灵便,到晋代枪兴起后,矛逐渐衰落。唐代虽仍用矛,但已不列为常备武器。

  古代一种防御性兵器。15世纪发明,它是用长而多节叉的毛竹,末端包上铁,加小枪,两旁多留枝刺,用火熨使有直有钩,再用桐油灌之,敷上毒药。长1丈5尺,枝有9~11层。使用时,须与其他兵器配合使用,以长枪夹其左右,镋把接应于后,才能发挥其效能。由于狼筅笨重,须体力强壮的和训练有素的士兵使用。盛行于明代,至清代被淘汰。

  猛火油柜是中国古代一种喷火器具。猛火油即石油。约在西汉末年,中国发现并使用了石油。南北朝以后,石油被用于战争中的火攻。后梁贞明五年(919)出现了以铁筒喷发火油的“喷火器”。到北宋初年,火药用于军事后,军队装备了一种构造更完善的喷火器“猛火油柜”。它以猛火油为燃料,用熟铜为柜,下有四脚和有四个铜管,管上横置唧筒,与油柜相同,每次注油3斤左右。唧筒前部装有“火楼”,内盛引火药。发射时,用烧红的铬锥点燃“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经过火楼喷出时,遇热点燃,成烈焰,用以烧伤敌人和战具,水战时则可烧浮桥、战舰。还有一种小型喷火器,用铜葫芦代替沉重的油柜,便于携带、移动,用于守城战和水战。

  鸟铳是中国明朝后期对火绳枪和燧发枪的统称。清朝多称为鸟枪。与明代前期使用的手持火铳相比,鸟铳身管较长,口径较小,发射同于口径的圆铅弹,射程较远,侵彻力较强;增设了准星和照门,变手点发火为机械发火,枪柄由插在火铳尾銎内的直形木把改为托住铳管的曲形木托,持枪射击时由两手后握改为一手前托枪身、一手后握枪柄,可稳定持枪进行瞄准,射击精度较高。鸟铳因其枪形似鸟嘴,又名鸟嘴铳。其在结构和外形上已接近近代步枪,是近代步枪的雏形。鸟铳最先源于欧洲,我国于明朝嘉靖年间由日本传入。我国最初仿制的鸟铳为前装、滑膛、火绳枪机。发射动作繁杂、速度慢。后中国许多火器专家潜心研制,不断革新。先是改进枪机将其置于枪托内,“拔之则前,火燃自回”,简化了发射动作;后来为了提高射速,制成了有5支枪管的“迅雷铳”。清朝以后,鸟枪种类渐多。鸟铳的出现引起了军队装备的重大变化,很快就成为装备明、清军队的主要轻型火器之一。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随着的后装线膛击针式步枪输入中国,鸟铳遂被淘汰。

  弩就是安有臂的弓,弓臂上设有弩机,据说弩机是战国时期发明的。当时弩机的机能和现代的枪、炮的击发装置相同,是抛射兵器的一大进步。战国时期的弩分夹弩、庾弩、唐弩和大弩四种。夹弩、庾弩较轻便,射程远,发射速度快,常用于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较远,但发射速度慢,通常用于车战和野战。弩出现后,各集团都很重视,大量制造使用,性能也有提高。汉代的弩,有用臂拉开的臂张弩和用脚踏开的蹶张弩两种,后汉时按射程和杀伤力不同分大弩和小弩两种。三国时,又发明了新式连弩“元戎”,可以同时上十支箭,射一支又落下一支,轻巧灵便、发射速度快,但射击的距离近,杀伤效力小,后来没有大的发展。晋代的弩较汉代大,有万钧神弩之号。唐代的弩分臂张弩、角弓弩、木车弩、大木车弩、竹竿弩、拔大竹竿弩和伏远弩七种。前两种是轻弩,其余是强弩。还有一种“车弩”,一次能同时发射七枝箭,是攻守城垒和装置在兵车、船上用的。弩的优点是比弓射得远,命中率高,但没有弓轻便,发射速度较慢。宋代很注意发展弩,做了多处改进。宋代有踏张弩和床弩两种。踏张弩比一般的箭坚牢,射中人身,牢不可拔。具有射程远、侵彻力大,比较轻的优点,流传到明代。床弩所用箭特别坚利,射到城墙上,可借以登城。明末,弩渐衰落,清朝军队已不用弩作战斗武器了。

  抛石机又名抛车,是一种抛掷石弹的攻守城垒的武器。最早的抛车产生于周代。抛车是在一个木架上横设一轴,轴的中间穿有韧性的长木杆一根作炮杆,杆的一端结上一个用绳索联系的皮窠,另一端结上几十条到百多条绳索。在施放时,将石块放入皮窠里,用很多人各自握绳一条,一齐拉动,利用杠杆原理和离心力作用,把石块抛至敌方。为便于移动,在架的下面装有车轮。后来又发明了一种旋风抛车,可以左右旋转。除了抛掷石弹外,还可以抛掷火球等引火物。南北朝时,将抛车装在车上,随军行动,称“拍车”,是军队的常备武器。唐代称抛车为“将军炮”或“擂石车”,其形制比过去历朝的大。宋代时,抛石机不仅用于攻守城和抛掷石弹,还用于野战和抛掷燃烧及爆炸性火器。按性能分为轻、中、重三种。元初,抛石机的形制性能又有新的发展,用可以松放的巨大铁块和石头来代替人力,这种抛石机称回回炮或襄阳炮,它在节省人力的同时,还增加了抛射距离。明初的战争中,抛石机依然被广泛使用。后来,随着管形火器的发展,抛石机逐渐被淘汰。

  一种弹药由炮口装入膛内的火炮。19世纪80年代以前制造的都是前装炮。随着洋炮的输入,前装炮的形制和性能均有明显改进。有滑膛和线膛两种。清道光二十七年开始制造的前装炮,主要是炸炮,依其炮身长短分为长炸炮和短炸炮。长炸炮即加农炮,炮弹小至几磅,大至几百磅,有效射程在1500码以下。短炸炮即臼炮,射程可达千米。炮弹均为生铁铸成,有实心弹、开花弹、洋铁管弹、子母弹、火弹等多种,大多为空心弹和爆,圆形,表面光滑,大小合膛,具有较强的力和杀伤力,但命中精度不高。

  又称前膛枪。弹药由枪口装入膛内的管形火器。在19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制造的都是前装枪。19世纪60年代以后,随着洋枪的输入,我国前装枪的形制与性能有明显改进。前装枪可分为滑膛与线膛两类。滑膛枪发火装置起先用火绳点火,又改成燧石发火,后在枪身尾部安上宝塔嘴,嘴上放一个内装雷汞的铜质火帽,另有一个鸟头形击锤,扣扳机后,击锤啄击火帽发火,提高了命中率。线膛枪由有膛线的枪身、弯曲的枪托、击锤火帽的击发装置和带有标尺的瞄准具构成,并附有刺刀。弹丸长形,头部蛋形,底部中空,略小于口径,容易填装。增大了射程和弹丸侵彻力,提高了命中精度。但口径大,枪身重,携带不便,发射药和火帽须分别装填,延滞了射击速度,至19世纪末已为后装枪取代。

  枪是一种刺击兵器,形制和矛相类似,原始社会时就已经出现。五代时开始大量用枪,当时枪刃锐长,还没有脱离矛的形式。到了晋代,枪头改进为短而尖的形式,比矛轻便而锋利,从而更加被广泛应用。自晋以后,枪兴而矛衰,唐和五代以及更后各时期,枪都成为军队的主要武器。唐代的枪分为漆枪、木枪、白干枪和扑枪四种。宋代枪的形制,比较复杂,步骑兵用的有双钩枪、单钩枪、环子枪、素木枪、项枪、锥枪、太宁笔枪七种。它们都是以木为杆,上安枪头,下装铁鐏。骑兵用的枪头,侧面有倒钩,杆上有环,如双钩、单钩等枪、步兵用的系直刃无钩,如素木、鵶项等枪。锥枪是四棱刃,“锐不可折”。太宁笔枪,刃下数寸,安一小铁盘,四周有刃,另外,宋代还有攻守城专用的枪。攻城的有短刃枪、短锥枪、抓枪、蒺藜枪、拐枪等。其特点是枪杆较短,便于在掩护挖城的头车、绪棚中和地道中战斗之用。守城的有拐突枪、抓枪、拐刃枪、钩竿等。其特点是杆较长,便于刺杀正在爬城的敌人。元代的枪是一种可掷可刺两头有锋的标枪。明代除攻守城专用的枪,还有宋代枪式以外的长枪、铁钩枪、龙刀枪等种。形制较宋枪大为简化。清代枪的种类繁多,装备于八旗和的有长枪、火焰枪、钩镰枪、双钩镰枪、虎牙枪、蛇镰枪、雁翎枪、十字镰枪、钉枪、矛、戟等多种。到19世纪中叶,军队装备了完善的近代步枪以后原来的枪种遂被淘汰。

  春秋战国时期吴国的主要战船之一。三翼船按其规模不同可分为三种不同的型号。长宽度在1∶5~7范围内不等。大翼广约3米,长约20米;中翼广约2.6米,长约14米;小翼广约2.4米,长约11.15米。大翼可乘90余人,其中划桨手五十人。这种战船船身狭而长,再配以人数众多的划桨手,具有快速的优点,如遇顺风顺水,更是船行如飞。

  一种装有瞄准具的重型火炮。创制于17世纪30年代。形制集佛郎机、红夷炮之长,大者长250厘米左右,口径25厘米左右,重千斤,有子炮五门,每门重80斤,长46.65厘米,可装药5斤,能发射25斤重炮弹和2两重石子200个;小者长217厘米,口径21.77厘米,重800斤,子炮五门,其重量及装填弹药的数量,都比照六号炮退减。由于装填容易,发射迅速,轻便灵活,不易炸裂,被封为“神威飞电大将军”、“狮子吼”。

  殳是中国古代一种用于撞击的长柄兵器。又作“杸”或“杸”。殳长一丈二尺(约3米余),柄为竹木质,呈八棱形,在柄端安有金属的殳头,称为“首”。一般认为殳是由原始社会中狩猎用的竹木发展而成。殳的金属首多为青铜制,可分为无尖锋和有尖锋两类。周朝把殳列入“车之五兵”,是实战兵器。帝王或诸侯出巡时,前导勇士也执殳开道。战国时期,步兵、骑兵的地位上升,由于殳的杀伤作用差,只作为侍卫的守备兵器,是“步卒五兵”之一。汉朝以后,殳被淘汰。

  水雷是中国古代布置在水中的爆炸性火器。一般以铁为外壳,内装火药和发火机构,外加密封装置。按其在水中布设的状态,有锚雷、漂雷、沉底雷等。中国在明朝的水战中已广泛使用水雷,种类繁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①水底雷。它是将铁壳雷放入密封的大木箱里,沉入水中,下用3只铁锚定位,上用绳索连发火装置接到岸上,当敌船接近时,岸上伏兵拉火。它实际上是一种拉发锚雷。②水底鸣雷。它是将铁壳雷放入密封的大缸中,沉于水底,上横连绳索下水面下一二寸处,并与雷体内的发火装置相连,敌船触之,机落火发,炸毁敌船。③水底龙王炮。它是一种定时爆炸漂雷,外壳是使用熟铁打造,重4~6斤,内装火药。炮上缚信香引火,香的长短可根据敌船的远近而定。炮外裹以牛脬密封,再用处置过的羊肠引到水面通气,上用鹅雁翎作浮,不致熄灭火种,将炮绑缚在木排上,用石头坠入水中,顺流漂去,“香到火发,炮从水底击起,船底粉碎”。

  火铳的俗称。又称火筒。中国古代用火药发射铁弹丸的管形火器。大约在十三世纪中国就制造了金属身管的火铳。《明史》关于此类火铳曾有这样的记载:“大者发用车,次及小者用架,用桩,用托。”后来小的发展成为枪,大的发展成为炮。现存于中国历史博物馆的最古铜火铳,是元代至顺三年(1332)制成的,口径为106毫米。(参见“火铳”条)

  铁火炮亦称“震天雷”,是中国宋元时期军队装备的一种铁壳爆炸性火器。用生铁铸成外壳,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样式,内装火药,并留有安放引火线的小孔。点燃后,火药在密闭的铁壳内燃烧,产生高压气体,使铁壳炸碎伤人,是当时威力较大的一种火器,广泛用于攻守城战、水战和野战。按其大小和用途不同,有的用炮抛掷,有的以手投放,也有的从城上推下。震天雷到达目标后即爆炸,达到杀伤人马的目的。明朝以后,在铁火炮的基础上,爆炸性火器有了进一步发展,陆续出现了地雷、水雷和爆炸性炮弹。

  铁蒺藜亦称蒺藜,是中国古代一种军用的铁质尖刺的撒布障碍物。有四根伸出的铁刺,长数寸,凡着地均有一刺朝上,刺尖如草本植物“蒺藜”。在古代战争中,将铁蒺藜撒布在地,用以迟滞敌军行动。有的铁蒺藜中心有孔,可用绳,以便敷设和收取。中国在战国时候已使用铁蒺藜。秦汉以后,铁蒺藜成为军队中常用的防御器材,除在道、防御地带、城池四周布设外,部队驻营时,也在营区四周布设。宋朝以后,为适应战争需要,铁蒺藜的种类逐渐增多,有布设于水中的“铁菱角”,联缀于木板上的“地涩”,拦马用的“蹄”,在刺上涂毒药的“鬼箭”等。明朝的军队广泛使用铁蒺藜,既用于野战布营,也用于水战。铁蒺藜,制造简易,敷设方便。除用铁铸造外,也可以用竹、木代替。战国至清代以来,它一直是战争中应用的障碍器材。

  南宋火器研制者的一大创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燃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突火枪已经具备了管形射击火器的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身管,二是火药,三是弹丸(子窠)。由于突火枪以巨竹为筒,所以可在其中装填火药和子窠;由于筒中装填了火药,所以火药筒中燃烧后产生的气体推力,能将子窠沿着枪的轴线方向射出,产生击杀作用。突火枪不但在南宋末期的作战中发挥了良好的作战效果,而且已经成为元代创制金属管形射击火器火铳的先导。突火枪的创制,受到后世火器史研究者的重视,它是世界上最早自发运用射击原理的管形射击火器,堪称世界枪炮的鼻祖。

  盛行于宋、元、明代的火器,是一种类似地雷的。用石挖成,内装火药2斤、小石子100枚,用一个大石弹塞炮口,另开火眼安引线和发火装置,用沥青、黄蜡封固。守城时,置于城下敌人易接近之处,野战时置于敌人必经的要道,用长绳拉发。

  一种没有瞄准器具的金属管形火器。创制于14世纪中期。炮筒短,口径和弹药没有标准,装填和发射速度较慢,射程较近。炮身易炸裂,后坐力大,发射时需新挖土坑。15世纪炮车发明后,将炮固定在炮车上,小型火炮则直接用铁橛钉在地上,或用木桩抵住,以控制后坐。15世纪末到16世纪初炮架发明后,将炮安装在炮架上,可上下左右旋转,向各个方向射击。又在炮身上加以铁箍,以防炮身炸裂。炮弹先为实心铅弹和铁子,15世纪后期又有爆。因没有瞄准器具,命中率较低,威力也不大,到明朝中叶后逐渐为有瞄准具的火炮所代替。

  又称皮炮,盛行于南宋的一种火器。炮的外壳用20层的纸制成,再包两层麻布,内装火药,放入小蒺藜一二百枚,带有细毛钩的火老鼠五六十只,顶上安四根引信。用时点燃引信,抛落敌群中,纸壳碎裂,蒺藜、火老鼠遍地,有烧灼、杀伤、障碍敌人马的作用。

  一种有瞄准具的多管火枪,是五雷神机的发展,并参照鸟枪而创制的。迅雷铳有枪管5个,各长2尺多,共重10斤多,安装在前后两个圆盘上,中央为长木柄,柄上设有发火装置“机匣”,柄末端装枪头。各个枪管上有准星、照门。另备特别的小斧和半径一尺六寸的圆牌各一。发射时,将牌套在铳上,小斧倒插于地架枪,使“机匣”上的龙头对准一个枪管的火门,按一下龙头即发火,依次射击。五枪放完,来不及装填,敌人已经逼近时,即去掉圆盘,倒转来当长枪刺杀。

  一种装设瞄准器具有金属管形火器。16世纪初期仿照佛郎机,对无瞄准具火炮进行改进而创制。有轻型、重型和短管三类。因装设了瞄准具,提高命中率;加强身管,增大了射程;并采用子炮,提高发射速度,防止了火炮炸裂,从而增大了威力。

  云梯又称“钩援”,是中国古代战争中用以攀登城墙的攻城器械。最初出现于夏朝。春秋末年,公输班对夏朝时的云梯进行了改进。战国时期的云梯由三部分构成:底部可以移动的车轮;可以上下仰俯、靠人力抬扛倚架于城墙壁上的梯身;以及梯顶端的钩状物,它是用以钩援城缘,并梯首免遭守军的推拒和的。唐朝的云梯较战国时期有很大改进,梯身(主梯)以一定角度固定装置在底盘上;在主梯之外,又增设一具活动的“上城梯”,其顶端装有一对辘轳,登城时可以沿着城墙壁面上下滑动,谓之“飞云梯”;云梯底部则“以大木为床,下置六轮”。由于主梯采用了固定式装置,简化了架梯程序,缩短了架梯时间,而活动的上城梯的设计,则大大降低了云梯在接敌前的高度。攻城时只需将主梯停靠城下,然后再将主梯上架设“上城梯”,便可“枕城而上”,从而减少了敌前架梯的和,同时又云梯在登城前不过早与城缘接近,免遭守军。宋朝的云梯结构有了更大的改进,采用了中间以转轴联接的折叠式结构,并在梯底部增添了防护设施。此外,上城梯也作了多种形式的改进,有飞梯、竹飞梯、蹑头飞梯等。这些改进,一方面进一步降低了主梯在接敌前的高度,增加云梯车运动的稳定性,并减少遭受守军的可能;另一方面,又配备了可适应多种复杂条件的上城梯,使登城接敌运动简便迅速。明朝以后,这种笨重的巨大云梯,因无法抵御火器的,遂逐渐废弃。

  一种爆炸性地雷。踏发式发火装置。始于明代。用生铁铸造,大小如碗,亦有用石制成,则大小不拘。内装,用小竹管穿线于内。常将数十个炸炮连接于钢轮发火机上,挖坑埋设于敌人必经之地。钢轮发火机的木匣内装有钢轮和燧石,用绳卷在钢轮的铁轴上,从匣内引出,横栓于道。当敌人绊绳或拉绳时,牵动钢轮摩擦燧石发生火花,使引信燃烧,炸炮。

  战船是中国古代为作战目的制造或改装的武装船舶。一般可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大型的是主力战船,称为舰或楼船。中型的是用于攻战追击的战船。小型的是用于哨探巡逻的快船。为适应作战时能抢上风和追歼敌船的需要,大多数战船是专为作战而设计制造的,以具有较好的适航性能、操作性能和较高的速度。也有一些战船是采用渔船或商船的船型加以改进后制造的,或临时用渔船或商船加以改装,使其能符合作战的需要。我国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乘船作战已比较频繁,舟师已有相当的规模。汉朝水军的规模更加巨大,战船更趋完备。当时已有4层舱室的巨型楼船和二百斛以下的艇。在汉魏时期不仅船型众多,船舶装具也相当齐备,出现了橹、舵及其他船具,帆亦迅速发展。至此,中国古代船舶技术的发展已经达到比较成熟的阶段。南北朝时,人们认识到水战时风力大小无常,不可恃以作战,因而重视发展人力推进的战船,出现多桨快艇。唐朝的海鹘船是模仿海鸟而创制的海船,两侧有浮板,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适应海上作战的要求。此外,唐朝还发明了车船。宋朝时,战船又备有火药桶,投入敌舟能使全舟尽焚。战船上也有使用二级火箭“火龙出水”等火器作战的。明朝有许多装备火铳的快艇,有的两舷暗伏火器百余件,一船足抵常备战船10艘之用,可见战船装备火器后威力大增。清朝时期,在此基础上又制造出了规模更大,性能更好的攻战追击船和追逐哨探船。

  古代中国用于实战的各类兵器,以火药开始用于制造兵器为分 野,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从史前直到北宋初是使用冷兵器的阶段, 北宋以降是火药兵器和冷兵器并用的阶段。这一阶段,火药的各种 药物成分有了比较 ...

  

关键词:轻兵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