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兵器知识> 文章内容

【大家】略说世界三大名刀之日本刀

※发布时间:2018-10-30 13:43:43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泡枣儿

  ]而日本刀所特有的弧度,使得它更为优美。轻抚刀身,就像抚摸着一位玲珑的曲线一样让人迷醉。

  作者:五岳散人,腾讯大家专栏作者,资深人,、民生、法律、美食是他最感兴趣的主题。

  日本诸岛自古就有人居住,从出土的上古兵器来看,与后世驰名天下的日本刀从器型与工艺上都毫无传承关系,倒是与马来等地的风格有相似之处。日本冶炼技术与制刀技术的发轫应当是得自中国的唐代,有人上推至汉代环首刀,并举出邪马台国的卑弥呼女王致信汉庭作为,认为中日两国在那时就有了交往,汉代冶铁技术与制刀工艺在那个时候可能通过朝鲜半岛传入日本。

  无论中日在技术交流上是否曾这么早,目前的说法是日本刀的雏形自隋代就传入了日本,后来通过大规模的遣唐使,再次带回中原地带的先进技术。日本皇室以镜、玉、剑三者为传国神器,其中的剑名为“天丛云剑”,器型与世传唐刀或者隋刀的样式极为接近。由于是日本皇室的神器,至今我并未找到其锻造工艺的详细资料,但从找到的图片上可以看出,包括剑柄的云头装饰以及剑身的形状,应该属于唐刀。可惜的是,中国境内至今尚未出土唐刀的全美品,这可能与铁质刀剑氧化与丧葬当中的习惯有关。

  据时代的古兵器研究大家周纬先生引自日人清水橘村的记载,日本刀的锻造与发展分为三期八代,即舶来品时期、时期、南北朝之后时期。这是学术上自古往今的说法,实际上在现代收藏日本刀的藏家眼中,日本刀分成古刀期、新刀期、新新刀期,以及因为历史造成的昭和期与现代刀几个时期。

  日本的制刀术自中原通过朝鲜半岛与后来遣唐使传来之后,渐渐了一条与最初的技术发源地完全不同的径,简而言之,就是通过锻造技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这个特点首先就是锻造。

  刀剑锻造追求两个目标,一个是足够锋利,能够有足够的杀伤力;另一个则是要有韧性,能够在使用的时候最大限度的不折断。但这两点在技术上不同的方向。学过点儿材料的人都知道,想要锋利就要有高碳含量,而这个会导致钢材韧性不够,而追求韧性就会锋利不足。

  日本刀的制作工艺里解决这个问题是用了复合钢材。日本刀的术语当中有“三枚合”、“五枚合”的说法,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个想象成一个多层汉堡。在刀身的中央部分是柔韧度最高的软铁,这东西形成了一把刀的骨架。在软铁外面包着稍微坚硬一些的钢材,构成了一把刀的肌肉,最后在刀刃的部分是经过淬火工艺处理、最为坚硬的钢材。包在中心的被称为“心铁”,外层被称为“皮铁”,刃部则叫做“刃金”。

  三种材料组合之后,一把刀就会兼具锋利与韧性。曾经在中国刀具收藏界有过一次著名的实验,主要就是验证这种复合材料到底能够到什么程度。实验的对象是一把新刀期的著名工匠“金泽”所做日本打刀。此刀被夹在台钳上左右弯曲,直到达到30°角的时候,其刀刃部分才开始崩坏,到了45°角的时候,外层的低碳钢开始出现裂缝。等到反复弯曲到断裂之后,可以看出断了的刀体当中有着类似那个多层汉堡的结构,层次相当鲜明。当然,这事儿遭到很多人的,认为这完全是糟蹋东西。但经过这次实验,相信所有人都对这种工艺最终所能达到的结果表示满意。

  日本刀采用的材料是当地所专门冶炼的“玉钢”,现在日本依然还有用这种传统工艺炼钢的技术,一炉钢目前售价要5万美元左右。由于是低温冶炼,对于技术有极高的要求。当这种钢材练好之后,就会有制刀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不同的钢材,然后通过自己的再次筛选与冶炼,经过反复锻打形成不同材料,按照各自的秘传手法把几种钢材镶合到一起。

  然后就是最重要的一种工艺:淬火。淬火是通过把高温的钢铁按照不同的部位涂上不同的保温层,然后猛然放在低温的水或者油中,使得刀刃部分坚硬的一种方式。由于所使用的钢材配比以及保温材料的不同,会在刀身上形成不同的纹。这被称为“刃纹”。而经过多层锻打形成的其他纹与刃纹交织在一起,就是日本刀在刀身上所展示出来的“平面花纹钢”的效果。

  根据不同的刃纹,可以大致说出这把刀的制刀师是那个流派的传人。这也是日本刀与众不同的特点之一。由于日本以武士阶层立国,特重刀剑的地位,加之岛国资源有限而又得到的支持,日本刀基本都是流传有序,并且因此形成了很多种流派的风格。各种流派最大的区别就是在这种刃纹上,有时候面对一把没有铭文的日本刀,这就成了判断其作者的依据。顺便说一下,日本刀的刀茎也就是插在刀柄当中那一部分经常是有制刀师名字的,而从新刀期开始,很多制刀师用“某某守”作为头衔,比如说某流派的制刀师可用“肥后守国重”作为刀铭。要知道,“某某守”是朝廷的职衔,相当于一地的地方长官,制刀师可以用这个作为头衔,可见其地位之高。

  但这并不是说这把刀就算是大功告成,而是刚刚开始。日本人在工业化时代把流水线玩儿得出神入化不是没有原因,在制刀这件事上,制刀师把刀锻造出来之后,他就会把工作交给专业的磨刀师。日本刀的研磨甚至比制刀还要重要,因为要靠着研磨师对于一把刀的理解,把刃纹等东西研磨、表现出来,而这个是要用多达数十种研磨石料才能做到的。

  记得一次我在东京拜访某位研磨师的时候,他在研磨一个日本古枪头,在京都的繁盛之处有个小小院落,院落中是日本特有的“枯山水庭院”,他在磨着那个枪头,宾主相对无言。等到一个月之后再去,枪头已经磨好了。

  经过研磨的日本刀所呈现出来的美是无可的。刀身初看明光如镜,实际上从刀茎开始,刃部与刀身有着很大不同:刃部比刀身的亮度要高,在两者交界的地方所形成的纹有些是直的,一条亮线一直到刀尖;有些起伏如波浪,呈现出不同的姿态。而日本刀所特有的弧度,使得它更为优美。轻抚刀身,就像抚摸着一位玲珑的曲线一样让人迷醉。

  到此还并不算完,一把刀不是一根条子就解决问题了,还要有各种柄、刀镡(也就是我们说的护手)、鞘装等。日本刀与其他刀具还有一个不同,就是它需要有两套刀装。一套是正经使用的时候所用,一套是长时间不用的时候,要把刀条拆下来放进一套用所谓“朴木”所制的软木鞘当中,称为“白鞘”,用以刀条。而这些也是要另外一位专门的装具师来单独制作的。日本刀的装具非常精美,无论是镶金嵌银还是铁器雕花都表达了某种文人意趣。这也难怪,日本武士是文武合一的阶层,这是他们必须学习的之一。

  至此,一把日本刀才算是大功告成。由于日本本地的玉钢含硫量比较高,日本刀相比别的名刀来说更容易生锈,对于日常保养来说,注重仪式感的日本人也开发出一套独特的工具与程序。由于收藏的日本刀有几十把,这个功课在平日里总是不能少的,刚开始颇为所苦,现代生活里相当多,每天饭局、酒局不断,不但时间上很难,就是一把一把的按照程序拆卸、清理、打粉、再清理、上丁子油、再再清理,最后装好,心情上就很烦躁。习惯了之后才发现,只有那个时间才是收藏的乐趣所在,是跟藏品有交流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