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兵器知识> 文章内容

兵器知识30年系列:庞之浩谈中国航天(六

※发布时间:2018-8-14 1:23:14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兵器知识:中国人就是聪明。再讲讲咱们国家的载人航天技术吧,应该说载人航天技术常常进入我们的视野,神五以后,杨利伟在天上的一日是研究人员多少年的辛苦, 您给我们讲讲载人航天的发展吧。

  庞之浩:咱们国家的载人航天,说起来起步很早,咱们国家没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时,钱学森先生就提出“把载人航天的锣鼓敲起来”,在七十年代,我国曾经想研制飞船,国家也批准了,叫“曙光一号”飞船,后来由于当时的经济基础、技术基础比较薄弱,又赶上,(项目)就下马了,毛说,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尤其,国家的发展速度非常快,经济实力越来越雄厚,尤其“863计划”以后,我们国家就准备搞载人航天了,当时先讨论是上飞船还是上航天飞机,刚开始很多人说上航天飞机好,航天飞机先进,但经过细致、深入的研究,根据我们的国情,有所为有所不为,觉得还是上飞船。一是飞船更简单,花的钱少,周期也比较短,另外我们过程有返回式卫星的技术,我国发射了24颗返回式卫星,有23颗进入轨道,22颗回收了(1颗进入了轨道),后来在1992年9月21日决定要搞载人航天工程,研制飞船。现在看来,我们没有走弯,美国刚开始搞三代飞船,水星号、双子星号、阿波罗号,觉得飞船是一次性使用的,不如搞航天飞机,后来在1982年以后,把人力、物力、财力都搞航天飞机了,后来经过几十年搞下来一看,航天飞机不行,一是太贵、二是不安全,所以又要回归飞船,咱们就没走弯。原来苏联也搞过暴风雪号,欧洲搞过赫尔墨斯号,日本搞过希望号,都下马了,现在看来,决策常英明的,根据我们的情况、技术,搞飞船合适。

  1992年搞,一直到2003年载人航天,前面发射了四艘无人飞船,也是国际上发射无人飞船最少的,后来杨利伟作为中国航天的第二个里程碑了。

  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发展分三步走:第一步是研制出飞船,把人送上太空,并能够生活、工作并安全返回,通过神舟五号单人单天,神舟六号双人多天突破了这项技术。第二步要通过太空行走,因为太空行走的用处非常大,可以组装空间站、维修航天器,这项技术必须突破,08年发射的神七飞船突破了这项技术,实现了太空行走。

  下一步要突破的是交汇对接,它在未来航天中非常重要,我们造船是为了建站,建站是为了应用,真正应用要靠空间站,飞船、航天飞机都是一个交通工具,真正还得有一个大房子,空间站是一个体积很大、运行寿命很长的“航天母舰”或是“空间大厦”,但它不能够返回地面,就需要飞船把人货送上去之后进行交汇对接,这样人、货才能进去。下一步我们要通过神八、神九、神十来突破这项技术,首先要发射天空一号(音)目标发射器,后来用神八对接,神十上人跟它对接,突破这项技术,然后再研制天空二号、天空三号,做到中期驻留,长期自主飞行,做各种各样的试验,包括继续完善交汇对接技术,还有驻留技术,甚至是货运飞船。国外的载人、载货是分开的,俄罗斯刚开始是联盟号飞船,三个人只能运几百公斤的东西,货物太少了,这样他们就把里面的生命保障系统和与人有关的东西都去掉,以后这也是一个发展,货运飞船不需要上人,光运货就行了。通过天空一号、二号、三号技术突破以后,我们在2020年要解决大型空间站的问题,打入空间开发,做各种科学实验,包括建空间工厂等等。

  兵器知识:神舟系列之后我们又接触到了另外一个概念,“嫦娥”系列,“嫦娥”工程应该是探月工程,我记得探月工程有几字,您给我们讲讲吧。

  庞之浩:我再补充一句,也跟“嫦娥”有点儿关系,载人除了那三步以外,现在已经开始论证载人登月了,把载人航天技术把空间站结合在一起,有专家提出了目标:在2025年到2030年之间,把人送到月球上去,科学家已经提出这方面的了。

  庞之浩:以后可能在月球上建,开发月球资源。关于“嫦娥”工程,我们是从04年开始的,叫“绕、落、回”,“绕”就是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围着月球绕,04年到07年实施这个工程,07年把“嫦娥一号”月球探测卫星送入月球轨道,超额完成任务,寿命是一年,分辨率是120米。“绕”有一个好处,虽然比“落”的分辨率低一点,但它可以进行全球性、整体性的全景观测,我国“嫦娥一号”已经拍到了目前最好的全月球影像图,而且完成了其他预定任务,比如测量了月球的厚度,从而估计了氦三到底有多少,大家知道月球上有一种非常宝贵的资源氦三,可以用于核聚变的燃料,无毒无污染,据美国阿波罗登月的估计,至少有100万吨,这将能满足未来一万年的能源需求,是一种新能源,我国也是通过“嫦娥一号”用一种特殊的技术(微波辐射剂)来估计月亮的厚度,也估计到了氦三确实差不多有100万吨左右,另外还找到了有用元素分布的调查,分析了八种有用元素的分布含量,另外还专门探测了地月空间的。

  原来设计的寿命是一年,结果运行了400多天,最后还发挥“余热”,撞了一下月球的丰富海区域,为二期工程做准备,看看能否按照要求落到预定点,这次是硬着陆。我们在2010年以前还要发射“嫦娥二号”,“嫦娥一号”的成功经验我们要进行利用啊,要进行改进,轨道高度要降低,分辨率由100米提高到10米,另外在轨道寿命末期要进行软着陆,实际上是“嫦娥工程”落的前导星。

  “嫦娥三号”工程可以进行区域性探测,就地考察,月球着陆器携带月球车,在2007年到2013年实施“落”工程,发射月球车,据总设计师叶培建院士介绍,月球车能待90天,行走方圆5公里吧。第三步是在2013年到2020年以前实现“取样返回器”,虽然“落”了,月球车可以取样,但不能返回,只能把信息传回来,最后我们要“回”,取出样本拿回实验室进行精准分析,看看有没有氦三,氦三的含量怎样,有没有其他矿物,包括对月球科学的研究,月球生命起源、演变等等。王震在新疆

  本文由 恒宇国际(www.neivn.cn)整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