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兵器知识> 文章内容

深切缅怀我刊顾问、原海军装备部部长郑明将军

※发布时间:2018-6-2 22:28:31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我刊顾问、原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郑明将军,于2018年3月6日凌晨5时10分在海军总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5岁。他的离开是我刊的损失,更是我国海洋意识教育与海军技术科普事业的一个重大损失。

  郑明将军自1951年参军后,一直从事我海军武器装备的论证研究、设计试制、发展规划、建造验收、技术引进等技术和领导工作。他为我军的舰艇、武器、电子设备系统工程等装备现代化事业贡献了毕生精力。

  在郑明将军为海军装备事业奉献心力的同时,他也非常关心海洋科技和海洋技术科普和海洋意识教育事业,一直积极参与、推动有关的学术活动,鼓励和支持各种途径的科普工作,并常常亲自撰写这类文章和著作。郑将军的这些关心和支持,也让我们的刊物受益匪浅。

  作为郑明将军长期担任顾问的科普期刊,《现代舰船》杂志社的历任总编、主编和编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今天在八宝山公墓参加了他老人家的遗体告别仪式。

  在此深切缅怀郑明将军,我刊今后将以更丰富、更专业的科普文章推动中国海洋科普事业,期望以此实际行动略慰郑将军在天之灵。

  编者按:在英阿马岛海战(也称福克兰海战)三十周年之际,《现代舰船》采访了前海军装备技术部部长、海军少将郑明。这场现代化的海战对解放军海军也烙下了深刻的印记,有文为证,立字为据。历史总是值得铭记,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才能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现代舰船》:在马岛海战发生时,您当时在什么样的上?从我国海军发展建设的角度,应该如何看待马岛海战?

  郑部长:马岛战争非常完整系统,主要战场全部在在海上和岛屿,多种先进制导武器和电子装备,是一场很有影响的、现代化的,水下、海面、空中、陆上的立体战争,还是一场典型的远程突袭、登陆及岛屿攻防等多种作战样式的现代化海战,称其是立体的、典型的、现代化的和承先启后的海战不为过。

  马岛海战对世界和中国海军建设都有特别重要的借鉴和价值。而且这场海战发生时,我已经是海军装备技术部的科技部副部长,担任了领导职务,已经从工作的需要促使我思考海军的整体建设,思考整个海军的发展问题,在这个岗位上遇到这场战争,对我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借鉴价值。

  1979年到1985年这六年是初学借鉴阶段。对英国海军的研究可以前伸到1979年的四五月份,海军组织去英国考察,后延可以到85年我就任海军装备技术部长,这段时间对我个人而言也是大转折,研究英国海军马岛海战的关键时刻。

  第二阶段从1985年到1995年这十年,是思考、学习、研究的阶段。这段时间我担任部长,马岛海战的经验对我们装备建设起了主导作用。我们主要是思考,如何将马岛海战的经验成适合我国国情的应用?我们当时提出了将现役装备五项技术突破。

  第三段从2002年到2012年是思考我国的海洋战略阶段。我2002年退休以后首先思考就是国家海洋战略问题。

  我看到的是中国自己海洋意识的淡薄,国家规划中对海洋问题有缺失,说明对于如何解决南海争议、被众弱蚕食的问题,国家还没有完整的、统筹兼顾的海洋战略,应该在这方面多做思考。

  英国是个传统的海洋大国,海洋战略值得我们学习借鉴。马岛海战发生时,英国虽然在衰退,但海洋意识、主权意识非常强烈,牢牢抓住机遇,迅速出兵,毫无回旋余地,给予阿根廷痛击。我国在南沙面临同样的问题,主权被,领土被蚕食,英国强烈的意识和主权决断,值得我国学习,尤其是在南沙争端出现得比较突然的时候。

  第一轮发生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向苏联学习,苏联转让制造,派遣专家来我国。我国接受到苏联专家系统地、友好地、可以说是同志似的传帮带。苏联帮我们打下了基础。

  第二轮发生上世纪在八十年代,国际局势发生了改变,美苏冷战,我国,向欧洲、美国学习,以英国法国为代表,大体是从1979开始一直持续到1989年。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创造了好机会,在此期间正好发生了马岛海战,我们有了更直观的体会和认识。这个阶段,我国海军装备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跨越。

  在学习方法上,我称之为“两场一堂”,即战场、商场和课堂。我们的学习既有马岛海战战场经验的学习,也进行了一些引进技术的商务谈判和市场的学习。从英国成套引进、单项引进了不少装备,在商场上也在向他们学习。“一堂”就是课堂,我们去英国友好访问,他们来中国、访问。但这些都给我一个感觉:我们始终以自力更生为主,这是建军非常明确的方针。

  要谈马岛海战对我国海军的,有一篇文章可以作为最好的注脚。在1982年到1983年年终,海军调整班子,组织上考虑我到大部工作,鼓励我督促我研究马岛海战,我当时写了一篇文章,此文题目为《研究马岛之战等海战经验 探讨海军装备发展方向与技术政策》,谈到了8个方面36个问题,跟我们直接有关系。后来这篇文章在老的鼓励下,我在1983年9月25日,海军刚成立的海军科技委员会上向全体作了报告。

  三十年后,我重提这篇文章、重新把它发表出来,是想让大家看到海军一部分或者像我这样、与我类似的领导当时的水平,文章中有比较成熟的,也有不成熟、很幼稚的地方,但是要承认这个过程,承认这个事实,当时的历史状况就是这样。希望大家既看到我们对马岛海战的学习研究的认真之处,也看到我们水平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