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兵器知识> 文章内容

兵器知识30年系列:吴苏琳谈军事摄影

※发布时间:2017-8-25 16:56:26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近日,解放军总参谋部军训兵种部记者吴苏琳大校出席了《兵器知识》社与网易军事联合举办的“30年兵器知识,30年中国兵器”系列。富有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军事图片离不开军事摄影记者的努力,吴老师在中与大家分享了他军旅摄影生涯的苦与乐。

  军事摄影的风险性常大的,在江水滔滔的大堤上、在剧烈喷发的井场上、在余震频发的废墟上、在炮声隆隆的训练场上风险随时随地都是存在的。吴老师在一次拍摄迫击炮实弹射击时就曾遇到过严重事故。在他拍摄上的那门炮发生炸膛,炮手当场,好在同事们及时把他拖离了现场。

  军事摄影也需要极高的技巧,例如拍摄国产红箭9重型反坦克导弹。红箭9发射前没有征兆,摄影师需要在导弹出筒瞬间作出反应。吴老师在拍摄红箭9时,还冒着被筒盖碎片击中的,在侧前方进行拍摄,最终收获一张动感极佳的照片。

  兵器知识:各位朋友大家好,我是《兵器知识》美术编辑祝翠。每期都会呈现给读者极富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的国产装备图片,拍摄这些精彩的图片离不开军事摄影记者。今天,与我一起走进《兵器知识》创刊30周年系列的就是总参军训兵种部记者《兵器知识》的编委吴大校,吴老师您好。

  兵器知识:您作为《兵器知识》的编委拍了非常多优秀的图片,受到广大朋友们的关注。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从事军事摄影工作的?

  吴老师:我是1976年12月从北国的临海雪原走入军营,到现在已经整整32年了。摄影对于我来说有三个阶段,也就是三件事:第一件事是1977年我所在的部队在大连市的营城子靶场进行训练,闲暇之余,全班战友到大连风景区。那个时候相机是一件奢侈品,我们几个人凑钱租了一家相机,相机店的老板给我们调好了、定好了速度、装好了胶卷告诉我们不要动,就这么拍。我们就非常高兴的拿着它在大连拍了一天,然后把胶卷送到了馆。送去以后要三天之后才能取照片,这三天我和我的战友们像盼星星盼月亮一样,终于到了第三天,司务长去买菜,在回来的上把照片给我们带回来了。

  吴老师:那个时候我是炮兵。照片拿来以后还没等我看,全班的战友都拿走了,两分钟以后所有的战友特别沮丧的回来了,把照片一张一张的送给我。我拿过来一看,所有的照片都是虚的。那个时候不懂焦距、焦点这一系列的参数,所以用固定的焦距拍不同距离的人和物拍出来的自然是虚的。这件事对我的触动特别大,我就觉得全班的战友这么信任我,把租来的相机交给我来用,我还没拍好,我觉得对大家很。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觉得我要学好摄影。

  第二件事是1981年我调到机关当参谋,那个时候接触到了。在工作当中许多时候需要图片,这个图片就要参谋人员拍。那个时候我们的科长把当时一架1000块钱的相机非常的交到我手里,说这个也是你的武器,你要把它学好用好。从那个时候开始我是结合工作拍了很多照片。

  兵器知识:从参谋到成为拍摄这么多精彩照片的军事摄影,专门从事这项工作了,这个转变是怎么转变的?

  吴老师:这就是第三个阶段,1999年我调入总参兵种部的《现代兵种》社做摄影编辑。从99年开始我了专业摄影的子。

  吴老师:军事摄影和军事训练紧密相关的。军事训练特别是重大的演习活动离不开实枪实弹。我们记者就是在呼啸的弹道下用我们手中的相机拍摄一幅又一幅精彩的画面。从这一点来讲记者也是战士,也要经历战火的。还有第二点就是我本人参加过祖国的战斗,那既是我的光荣也是我一生永远不能忘怀的事情。

  吴老师:应该说军事摄影的风险性是很大的,国际上曾经有一个对职业风险的划分,记者的风险系数是相当高的。从事专业的军事摄影以来,我先后参加过淮河抗洪、开县井喷、汶川地震和一系列重大的军事训练活动。在江水滔滔的大堤上、在剧烈喷发的井场上、在余震频发的废墟上、在炮声隆隆的训练场上风险随时随地都是存在的。

  我给你讲一个故事,有一年我们在某靶场拍摄某部队的实弹射击,当时我是在一个迫击炮阵地上拍摄。我的社长要求我赶快停止拍摄,转到下一个场地去拍大口径的火炮射击。他第一次拉我的时候我没有走,我还在那拍,过了一会儿他又来拍我,我依旧没走,那个时候拍的很投入。第三次是我的社长和靶场的主任两个人抓住我,把我硬拖到车上,就在我们离开现场不到三分钟,我拍摄的那个,那门火炮就发生了事故。有的战士当场就了,如果我不离开那个,用部队领导的话讲是“必死无疑”。

  吴老师:所以做军事摄影是有相当大的风险的。当然,我们并不会被风险,正因为有风险才会有机遇,有机遇才会成功。

  推荐:

  

关键词:兵器知识app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