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兵器知识> 文章内容

捷克式 盒子炮…图解抗战中国轻武器

※发布时间:2017-8-17 17:24:07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本图集来自《兵器知识-漫画》,由兵器知识社独家提供,未经许可,请勿转载。《兵器知识-漫画》联系方式,

  图中的机枪就是苏制DP式,在中国俗称“转盘机枪”。大部分中国人是通过抗美援朝熟悉这支枪,但其实早在抗战初期,苏联就大量援助过,在当时缓解了国内的困境。该枪于1927年正式装备苏军,和捷克ZB-26一起,称得上是早期轻机枪中的明珠。它采用苏俄武器的整块金属切削加工的方式生产,材料、工时耗费都较多,质量也偏大,但坚固耐用,可靠性特别出色。

  中间的莫辛纳干步枪,在中国俗称“水连珠”,十月后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就大量进入中国。黄埔军校学生军正是靠苏联及时送来的几千支莫辛纳干,了早期的国民。该枪是沙俄在19世纪末招标的产物,以陆军上尉谢尔盖伊万诺维奇莫辛设计的7.62毫米样枪为基础,改用比利时设计师列昂纳甘设计的8.89毫米样枪的供弹系统,所以得名莫辛纳甘。扳机护圈前面的三角形弹仓,是它的典型特征。

  那支冲锋枪也是我们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常见的,名为PPD(“波波德”)。苏军在1935年正式装备PPD-34,后来又进行了一些改进,形成PPD-34/38、PPD-40。图中画的是PPD-40,其护木在弹鼓处分为两段。该枪在中国的使用记录十分罕见,只是在1939年6月20日,中苏签订的一份合同中提到“手提机关枪3 000挺”。当时中国习惯把冲锋枪叫做“手提机关枪”,而对照时间,当时苏联能够支援中国的冲锋枪只有PPD。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