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上海4月29日电 (记者 陈静) 中国是世界上唯一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过亿的国家,且增长快速;重度老龄化和高龄化问题将越来越突出。老龄化对医疗卫生服务带来新的挑战。
由复旦大学等组成的健康风险预警治理协同创新中心29日披露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如今,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体系尚未建立;符合老年人特点的医疗保障体系亟待完善;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任重道远;养老服务供给与实际养老服务需求相差甚远。
根据山东大学课题组的研究,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迅速发展,老年人口自评健康状况在各维度出现问题的比例上升,方面问题增加幅度大于心理健康;老年人在行走、听力、语言和视力方面,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能;心理健康问题凸显,空巢老理健康问题尤为突出,高出一般人群10%-20%。
该课题组发现,老年人疾病负担沉重,应就诊未就诊比例超过70%,应住院未住院比例接近4%。经济困难是老年人应住院未住院的主要原因。从60岁以上老年人因病就诊、住院、医疗、残障照顾四个方面测算,中国老年人口疾病经济负担从1993年的775亿元增加至2011年的14283亿元,消费价格指数调整后年均增长12.9%,超过了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同期P的年均增长速度(10.1%),也超过了居民年人均收入的增长速度(城市8.1%、农村5.2% )。
课题组方面介绍,老年人是慢性病高发人群,也是医疗卫生服务的高消费人群,其主要卫生服务需求以基本医疗和日常护理照顾为主,社区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提供老年人基本医疗与日常护理照顾服务的重要场所。而当前,针对老年人的基本医疗护理服务体系没有建立,现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不能较好地满足老人就医的基本需求。
研究报告指出,虽然中国已基本实现了医疗保险全覆盖,但没有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群的医疗需要特点。由于老年人比其他人群需要更多的基本医疗和长期护理服务,其医疗费用远高于劳动力人口。但支付能力有限的老年人或得不到基本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尤其在农村地区,这些问题更为突出。此外,针对老年人的商业保险服务项目极少,甚至将老年人排除在外,也大大影响了老年人获得保险服务。
此外,老年人群具有经济脆弱、心理脆弱、生理脆弱等问题,且失能失智问题突出,也易于产生抑郁、孤独等一系列心理健康问题,急需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服务体系。课题组发现,在中国目前社会下,对老年人的社会支持服务多数仅停留在生活照料,经济支持多来自子女和其他亲属,对老年人的补贴不仅政策少,而且额度低。老年人的需求多被忽视,不能实现与家庭功能有效互补。
此外,养老服务供给与实际养老服务需求相差甚远。目前,中国的养老机构多数为社会福利院,不具备基本的医疗和护理服务功能,健康状况不佳的老年人不得不在养老院、家庭、医院间奔波,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同时,医疗和养老服务不能形成有效对接,影响了老年人医疗和养老服务的有效利用。据统计,2014年中国有养老床位551.4万张,每千老年人26张,与“十三五”目标(35张)上有较大距离,且低于欧美国家平均水平(40张)。
据了解,针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健康风险,世界的采取措施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提供免费或低收费基本医疗服务:提供基于社区的长期护理保险服务;提供基于社区的老年理卫生服务。
报告提议借鉴国际经验应对老龄化给医疗卫生领域带来的挑战。该报告提出,在当前已实现全民覆盖和保障水平较高的社会大背景下,针对中国国老年人的经济弱势特点和卫生服务利用现状,可考虑对65岁以上老年人实施基于社区的基本医疗服务免费(定额免费)照顾制度,这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最后一道“安全网”,同时对于实现基层运行新机制及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意义重大。
课题组呼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从制度上保障失能、半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需求;同时完善基于社区的老年理卫生服务等社会支持服务体系;整合现有资源,探索建立集医疗、康复、养生保健、养老服务等为一体,实现养老机构和医疗机构相结合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