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血库 让等待不落空”追踪
献血小板什么感觉,海都记者亲历献血告诉你 “血液在机器上流动,有点神奇”
第一次献血小板,就这样持续64分钟
东南网5月8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 林莉莉 文/图)“今天接到医院通知,B型、O型血小板暂时缺。”这周一早上,这条来自泉州中心血站的消息发至“泉州血小板爱心群”,作为B型血的群主,海都记者在小伙伴的激励下,第一次去血站,体验献血。昨天上午,海都记者第一次体验血小板的捐献过程,希望这份记录,能让更多人认识献血,并加入爱心队伍中来。
上周,海都报与泉州中心血站共同组建“泉州血小板爱心群”,希望更快、更有效地为泉州患者捐献血小板(详情见本报4月28日连续报道)。爱心群成立后一周里,百名志愿者加入,对爱心群管理、献血话题,开展热烈讨论。如果你愿意加入爱心群,可拨打海都热线通95060报名。
献血记 首次体验 有些紧张有点神奇
其实,这不是我第一次献血。读大学时,献过两次,时隔4年。献血小板,这还是第一次。
在前一周的采访中,看到泉州那些献血十多年的志愿者,我被。星期一早上,泉州中心血站在“泉州血小板爱心群”里通知,B型血小板有缺,当天下午我就到血站采集血样,化验,等待安排献血。
昨天,初次献血小板,我有点小紧张。早晨,吃完早饭准备出发,脑袋一晃而过的眩晕,血压一量,竟有些低。9点多,在血站填好献血登记表,工作人员给我量,血压还是有点偏低。可能是紧张,喝了两支葡萄糖口服液,血压正常了。
机采室里静悄悄,一共有六台机器,分成两排,每个座位前配有一台电视,让献血者消遣漫长的采血时间。“时间会有点长,你要找个最舒服的姿势躺着,等会儿就不能乱动了。”采血前,工作人员吩咐着,提醒我先去趟洗手间。
准备就绪,我在座位上半躺着,伸出左手,握紧手掌,心里边暗暗鼓劲,不要怕。针扎下去的瞬间,一阵刺痛,左手臂突然了,深呼吸一口气,静静地盯着手臂看。血液快速在采血管里流动着,流入旁边的机器,机器有节奏地运转,突然觉得有点神奇。“现在是抽血,机器分离出血小板后,会自动回血,将血液重新输入体内。”工作人员说。
手臂短暂了一会儿,恢复正常,我渐渐放松下来。没多久,觉得有点口干,工作人员帮我倒来一杯葡萄糖水。
血液经过采血机被分成三袋装
采血机运转着,挂着三包血袋,一包红色全血,一包半透明的血浆,还有一包是分离出的红细胞。见我好奇地盯着机器看,一旁的血站工作人员道,血小板通过机器,从全血中分离后储存在机器里。血小板用于止血凝血,一般采集一个治疗量的血小板,只有几十毫升,却需要保存在近200毫升的血浆中,而血浆的成分主要是水。血液中的红细胞,负责运输氧气,被分离后通过机器,自动返回体内,不影响身体情况。
之前写过关于献血的报道,都是纸上谈兵,这次体验了,真是开眼界、长知识,血小板竟能从一个人身上抽离,输入另一个人的体内发挥作用,真神奇。
一整个早上,机采室里就只有我一个人捐献血小板,空空荡荡。其间,有个大叔赶来,准备给家人献血小板。可他昨晚喝酒了,眼睛还红红的,工作人员不让他献,劝他改天再来。“他一周前就动员亲戚来,四五个人采了血样标本,只有一个人来献,有的没空,有的不敢献。”工作人员说,血站平常一天有七八个人来献血小板,多的话十几人,一年大概能采集2500个治疗单位的血小板,供应医院临床需要,还是有点紧张。
不到二十分钟,好奇劲过了,感到有点无聊,躺着不能动,我只好看电视,偶尔掏出手机刷微信。64分钟后,采集完毕,工作人员停止机器,拔出我手臂上的针头,将采血针眼处包扎起来,细心嘱咐我献血后的注意事项,多喝水,注意休息,短期内不要进行剧烈运动。
站起来走几步,身体感觉跟献血前一样。相比献全血,轻松很多,除了开头的小紧张。
爱心群 AB型血者较少 商讨创建献血号
“为什么扫二维码,还是没办法加入爱心群呢?”这些天,海都热线通95060仍然陆续接到读者来电,反映自己无法加入血小板志愿者微信群。
由于微信系统设置,微信群人数过百,就无法扫码加入,只能通过爱心群发出邀请。还必须实名认证,即将微信绑定银行卡,才能通过邀请入群。不少志愿者的微信账号没有绑定银行卡,无法加入爱心群。47岁的南安人黄女士,刚学会使用微信,想加入爱心群,可不想将微信绑定银行账户,只能放弃加入爱心群。
针对此问题,爱心群有志愿者提议,尽快成立号,让更多人关注和了解泉州的献血用血情况,普及献血知识。目前,海都报与中心血站正在着手,尽快将爱心献血号建立起来。
百人爱心群中,近一半的志愿者没有献血经历,也不知道自己的血型,时常热烈探讨关于献血的话题。前天,一名AB型血的白血病患者住院治疗,家属急求血小板。消息发至爱心群,爱心群有四名AB型血的志愿者,其中三名短期内已献过血,无法紧急献血,仅一名志愿者将于近日前往血站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