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于2015年8月29日(星期六)上午10时在梅地亚中心二层多功能厅举行记者会,邀请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军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张从田、研究员彭玉龙和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工作教研部中央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秦利解读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记者会文字实录如下:
主持人 祝寿臣: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们,上午好!欢迎大家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新闻中心举办的第二场记者会。
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军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张从田大校,研究员彭玉龙大校,国防大学军队建设与军队工作教研部中央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秦利大校。请大家向大家介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下面,首先请张从田大校介绍有关情况。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军历史研究室副主任张从田介绍情况。人民网 郝勇 摄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军历史研究室副主任 张从田:各位记者朋友,上午好!今天我主要向大家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两个战场。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建立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抗战。在反对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统一战略目标下,军担负正面战场的正规作战,领导的人民军队担负敌后战场的游击战争,形成相互配合、相互策应的两个战场。这种特殊的战争形态,成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军事上的成功体现。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举,也是中国抗日战争的显著特点。
两个战场的形成,关键在于敌后战场的开辟。全国抗战爆发后,日军展开战略进攻,中队处于战略防御,正面战场自然形成。中国实行战略创新,领导人民军队大胆深入日军占领区,开展自主的游击战争,开辟了华北、华中、华南和东北敌后抗日战场,把敌人的后方变成抗日的前线。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两个战场的战略格局,奠定了中国持久抗战并赢得最后胜利的基础。
不同的战略指导,导致两个战场主次地位的变化。全国抗战初期,正面战场担负着抗击日军战略进攻的主要任务,起着主战场的作用。但随着战争的推延和日军侵华政略策略的变化,者消极避战的趋势日益明显,正面战场的作用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发生了1944年的豫湘桂大溃败,引起国内外的。而中国领导的敌后战场,实行全面抗战线和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开展大规模的游击战争,有效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和几乎全部的伪军。敌后战场逐渐上升为中国抗日战争的主战场,并成为对日的战略,为打败日本侵略者、夺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谢谢大家!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军历史研究室研究员彭玉龙介绍情况。人民网 郝勇 摄
主持人:谢谢。下面请彭玉龙介绍有关情况。
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和百科研究部解放军历史研究室研究员 彭玉龙:各位记者朋友,大家好!很高兴有机会与大家交流。我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主题是: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大家知道,包括中国抗日战争在内的世界反战争,是人类20世纪最重大的历史事件。在这场关乎世界和平、人类命运的世界反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和消灭日军最多,付出的代价也最大,对彻底战胜日本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中国首先揭开了世界反战争的序幕。日本率先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点燃了世界对外侵略的第一把战火。中国人民高举反侵略的旗帜,奋起抵抗,打响了世界反战争的第一枪,揭开了世界反战争的序幕。
第二,中国开辟了世界反战争的东方主战场。1937年,日本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了以中国为目标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展开全国抗战,界东方首先开辟了大规模反战场。中日战争的全面爆发,也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开始。
第三,中国始终抗击和牵制着日军陆军主力,制约着日本的“北进”和“南进”,保障了同盟国“先欧后亚”大战略的实施。中国还是亚太地区盟军对日作战的重要战略,为同盟国提供了大量战略物资和军事情报,在人力、物力、财力上支援了同盟国的反斗争。
第四,中国积极和推动了世界反统一战线的建立,并为创建联合国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中国不但界东方率先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而且为建立国际反统一战线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参与联合国的创建,并成为联合国安全理事会5个常任理事国之一,为彻底打败发挥了重要作用。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