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军事历史> 文章内容

胶东历史故事]莱州“兵器大王”--李空谷

※发布时间:2015-7-31 17:31:09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李空谷,1907年5月21日生于掖县(今莱州市)朱桥村,读完私塾后,又先后就读于办的掖城华美中学和黄县崇实中学。毕业后,曾在长岛和家乡担任过小学、中学教员。1938年3月,掖县创建了胶东游击队第三支队和抗日。他投笔从戎,参加了三支队,后来担任牙山兵工厂厂长,曾被日军。1940年,他返回掖县,与抗日实业科长孙会生一起研制军火。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阶段,八军战士每人只有一二粒子弹,自造的红药手榴弹一不小心就会碰响,曾伤过不少人。

  李空谷生性不怕困难,不会就学习钻研。他花重金从王贾村一张姓家中买来日本人编写的十二本《工业大全》汉译本,边学边干,争分夺秒地研制新型手榴弹。经过反复研究和试验,首先研制出爆炸力强的黑药手榴弹。接着解决弹皮成批生产的问题。以往的翻砂法需厂房、设备和细砂,根本不适应的战争。他经过反复琢磨试验,攻克了一个个技术,很快因陋就简地创造出模压弹皮法。有三四个模子作业,一晚上可生产五六百个手榴弹皮。而且在山间、田野都能随时作业,不留痕迹。一个没有厂房的兵工厂就这样办起来了,所生产的手榴弹在战场上发挥了强大威力,受到指战员们一致赞扬。胶东行署组织各地派人到掖县学习制造手榴弹的新技术。这项技术推广后,各地生产的手榴弹基本上满足了胶东抗日斗争的需求。他根据战争需要,又用厚纸筒抹上驴皮臭胶当弹皮,装上棉花、汽油或酒精,安上柄,制成燃烧弹;用洋硝兑上梧桐锯末制成烟幕弹,效果都很理想。但是,在恶劣的战争中进行这些试验很困难,也很。他常说:“我这个人性情怪,善对物不善对人。我要搞自然科学,把人类还没有应用的东西,变为有用。”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他还研制出硫酸镁、蜡纸、药棉、粉笔等紧缺用品。他研制的担架车,后来还在国家军事博物馆展出。

  1949年1月,掖县兴华工厂建立,他担任研究室主任。他很快攻关研制出取代“洋火”的国产火柴。1952年春,他被调到莱阳隆茂铁工厂(今莱阳动力机厂)任副厂长兼副总工程师,指导全厂技术工作。先后创办起理化实验室、工程技术办公室,并主持建起“一九五”柴油机生产线。在全国同行业中,该厂的产品成本最低、利润最高。1965年,他代表全厂出席了在召开的全国先进厂家经验,并在会上介绍了经验。1971年4月5日,李空谷病逝于莱阳,年仅64岁。

关键词:历史故事
相关阅读
  • 没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