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 留言给我
网站首页 > 兵器知识> 文章内容

兵器知识揭秘:我军历史上三次知识青年从军潮

※发布时间:2014-12-27 12:01:16   ※发布作者:平民百姓   ※出自何处: 
www.3721aa.c,杨百万最新言论,问道怪物攻城,毕节学院教务网,新西游记白骨精第几集,冷情boss我好疼,600157股吧,wwww.5252b.c,二月春风最芳华,呼叫大明星演员表,末世兑换高手5200,闪耀的星光礼盒,将才读后感,东莞长安酒店一条龙,600qw.com,女俘虏肛门,梁山宏志中学,白斑蜘蛛丝,fxsext.ecf,冰霜之王埃霍恩,末日之生死一线txt,第100个新娘插曲,刘嘉梦,武汉17中女主角,徐子淇吧,鹤岗育才贴吧,先驱者一号,百惠钛钢,周强的父亲,vistalizator,星沉三国,圣庭史记,柴静结婚了吗,隔山有眼1结局,龙珠ol港服下载,毕淑敏散文集txt,倾城王爷别耍酷,www.txt99.cc,159ee.com,奇皇后46,我会死在龙背墙后,西安火凤凰地址,重生金蝉子,随身空间回到小时候,www.fhsmm.co

  抗战时期,全国各地爱国青年冲破派,奔赴延安抗大。(资料图)

  新中国成立初期,青年学生响应祖国号召,积极参加各类军事干部学校学习。(资料图)

  曾说: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

  在我军历史上,先后有过3次大规模接收知识青年入伍的,随之带来了军队质量建设的突飞猛进和建设事业的胜利发展。

  抗战时期:

  青年学生背着行李,燃烧着希望,走进“圣城”延安

  我军历史上的第一次知识青年从军,出现在抗战时期。由于长征途中红军兵力锐减,1937年7月抗战爆发后,随着部队的战略展开与数量扩大,干部严重缺乏。有的部队甚至把抗战前的老战士全都提拔为干部,但仍难满足需要。与此同时,随着日寇铁蹄深入,神州陆沉,偌大中国再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大批学生走出校园,寻找救亡之。主张抗战救国、尊重知识的中国对广大知识青年形成了强大吸引力,中央所在地延安一时间成为爱国青年心中的“圣城”。

  1939年6月至12月,连续下发3个接收知识参军的重要文件。其中,由亲自起草的《中央关于吸收知识的决定》,号召“放手吸收青年来延安学习”。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大学”(简称“抗大”)等院校基础上,又陆续在各敌后抗日根据地开办了14所“抗大”分校、5所陆军中学和1所附属中学,共培养了10多万名军政人才。

  为贯彻中央,“抗大”的招生广告从延安到西安的每根电线杆上都贴有一张。八军驻各地办事处也设立专门招生点,广泛进行招生宣传。据当时的学生回忆:八军驻长沙办事处的徐特立经常给青年作,号召青年到延安去,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并说可以保送进抗大或延安公学,许多同学当场报了名。

  除了延安,晋察冀根据地因为靠近京津,吸引了两地许多高校以及东北的学生前往投奔,一时以人才荟萃而著称。苏沪等地的青年学生则大量奔赴江南新四军的驻地。粟裕大将的夫人楚青,当时正在扬州读中学,受政策的,和许多同学一起离家加入了新四军。

  大量青年奔赴抗日根据地,引起了的高度,他们、千方百计进行,很多人被宪兵关押,甚至。尽管如此,到1942年底,共有10万多以进步青年学生为主体的抗日志士,投奔到延安及其他抗日根据地。这些青年学生经过抗大以及其他各种形式的学习培训,绝大多数成为了懂、懂军事、会做群众工作的优秀指挥员,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

  抗美援朝时期:

  十万学生兵,披上新戎装,打击野心狼,卫国保家乡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始由单一陆军向诸军兵种合成军队转变。建国之初,我军发展到500多万,其中干部仅46万,加上支援地方建设,干部缺口较大。为解决全军干部普遍缺乏的问题,加快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以确保海军、空军等技术兵种快速组建,1950年12月至1951年6月间,和政务院发布两次决定,全国各种军事干部学校在全国范围内统一招生,掀起了我军历史上第二次知识青年从军潮。

  据《》报道,决定于1950年12月1日发布后,“首都学生、工人欢欣鼓舞,一致:‘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的时机到了!’”大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首都高校和中学都在整个团支部、整个系班报名参军。汤用彤、许德珩、华罗庚、黎锦熙等知名教授纷纷鼓励学生参加国防建设,大学教授梁思成、林徽因夫妇也积极支持儿子梁从诫参加军事干部学校。

  航空预科总队当时刚刚成立不久,有关人员回忆:1950年10月以后,全国开展抗美援朝运动,青年学生参军出现。在1950年底一段时间,有时一天就来一二百人,吃住都是大问题,没有床板就搭地铺,3个大队20个中队全部满员,达到3000多人。到了1951年又成立4个大队,曾达到4000人。有时多了,每个中队临时多编1个区队,每个区队又多编1个班,房子挤着住。

  当时,朝鲜战场激战正酣。受此激励,全国各地参加报名的青年学生多达58万余人,实际招收了10万余人入伍,进入各类军事干部学校学习。用当时的话说:“十万学生兵,披上新戎装,跨进军干校,掌握新武器,打击野心狼,卫国保家乡。”这次知识青年从军潮大大改善了人民军队的文化结构,有力促进了我军各技术兵种部队的逐步建立,使我军的军兵种技术构成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经过培养与锻炼,这批人中的大多数成长为军队的,其中的佼佼者后来成长为我军高级将领。

  我军现代化建设时期:

  知识青年入伍了制、科学化和规范化轨道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防和军队建设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由于50年代后期军事院校停止从地方招生,“”期间进而发展到大多数军事院校停招停办,导致了我军军官队伍素质严重下降,远远不能适应新时期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1980年5月10日,总参、总政联合发出《关于选拔培养基层干部问题的通知》,从当年开始实行青年学生与部队优秀战士经过院校培训合格后,才能提升为干部的制度,其中高等专业技术院校以招收地方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项新制度试行两年后,被正式确定为我军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制度。与此同时,从1980年起,全军开始有计划、大批量接收地方大学生入伍。

  在这种形势下,从1980年开始,大批知识青年进入部队,形成知识青年参军入伍的第三次。仅1980年至1982年,全军院校就为部队输送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干部12万多人,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从地方入伍的青年学生。

  与前两次不同的是,随着第三次知识青年从军潮的形成与发展,其中的有益经验相继得以总结,并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1988年正式颁布实施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官服役条例》《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官军衔条例(草案)》《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干部暂行条例》等,对知识青年入伍问题都有相应,从而使军队接收知识青年入伍了更为制、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关键词:兵器知识